English

《北京文学》创新办刊大打“服务牌”

2003-1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罗骆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近日,《北京文学》杂志社迎来了她的53岁生日,在杂志社与鲁迅文学院、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共同举办的“新世纪《北京文学》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数百位作家、批评家、读者代表共济一堂,共同探讨杂志所走的一系列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的报刊由于大都创办于计划经济年代,背负着太多的历史烙印,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报刊尤其是文学期刊严重疏离读者。新版《北京文学》却一改传统文学期刊普遍存在的这种通病,强调了以读者为中心,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这种读者服务意识体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是封面构图。每期主打作品标题和作者名字赫然醒目,白底反衬出的作家漫画招人注目,突出了广告功能和市场意识;其次是杂志的扉页上每期编排的“作家热线”,从形式到内容都透着亲切感,极大地拉近了刊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杂志内文的最后几页上开设了“纸上交流”栏目,它给读者品评刊物及作品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园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多数文学期刊面对自然来稿来信普遍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的情况下,《北京文学》却敢于向读者承诺:只要贴上刊标并付足返程邮票,该刊编辑部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每信必复、每稿必提出处理意见。

“现实中国”是新版《北京文学》中的一个重头栏目,自2001年改版以来,这个栏目每期刊发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其内容普遍切入当今百姓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热切关注现实、敏锐紧跟时代、真诚贴近大众,最大限度地强化了该刊的现实感和社会性,从而更多地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普通读者的阅读。

“新人自荐”也是《北京文学》改版后的一个特色栏目。它每期都发表文学青年的小说处女作,这些处女作大都是编辑从浩如烟海的自然来稿中挑选出来的,编发时还配发作者照片、创作自白和作品点评。此举得到了广大文学青年的拥护和好评,一些文学杂志也纷纷效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