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各奖项中,和平奖与文学奖的学术性相对不强,其中和平奖又往往涉及时事,尤其容易成为公众的谈论话题,媒体的报道也较为详细。与之相比,经济学奖及三个自然科学奖项就显得比较遥远。当然,有一定科技基础的国家中,传媒对评奖结果还是相当关注,尤其是本国有获奖者的时候。主要报纸和电视台,以及路透社等大型通讯社,疏漏、耽误诺贝尔奖报道的事是没有的;但以数量和深度而论,这只是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同一时间内若有其他大新闻,很容易把此事淹没掉。譬如在今年有物理学奖、医学奖和经济学奖三顶桂冠进账的英国,伊拉克局势是不变的新闻主题,足球丑闻则是媒体最近热炒的对象,诺贝尔奖报道分量并不很重。虽然今年英国的收获颇不寻常,如莱格特(Anthony J. Leggett)打破了英国科学家25年不曾获物理学奖的空白。一个能说明问题的细节是,对于大新闻,英国几份主要报纸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往往都会在头版头条发布消息及大照片,使得当天几份报纸的头版看起来都差不多,诺贝尔奖报道却少有这种待遇,今年也是,只占了一两份报纸的头版。获奖人数不多的国家如日本,传媒对本国科学家获奖之事非常重视(当然,一旦今年没有本国人获奖,报道力度就弱多了);而在获奖已经很平常的美、英等国,媒体和公众并不把它当成关乎国家声誉的大事。
获得诺贝尔奖的学术成果,都位于科研的最前沿;而大众传媒上的文章,要尽量使非专业读者能看明白。科学传播中通俗与精确的矛盾,典型地在诺贝尔奖报道中体现了出来。今年获得物理学奖的成果是超导体及超流体方面的研究,媒体在报道时尽量将内容简单化,例如《泰晤士报》报道的标题是“往高处流的液体使英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纽约时报》上一篇详讯的第一段根本没有提到超导体和超流体这两个术语,直接说是有关“电流能在某些材料中无阻碍地流动以及液体能无摩擦地流动”的研究。至于获医学奖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研究,各传媒的描述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能够看见人体内部组织”的技术,谈到MRI的原理时颇有语焉不详者。《纽约时报》、BBC等在科学报道方面素来口碑较佳的媒体,对各奖项的科学内容做了相对详细的解释,并通过讲述获奖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把学术内容串起来。其他不以科学见长的机构就难以做到,例如CNN网站上的报道就堪称马虎,基本上只是引用评委会发布的公告中的词句来交代新闻要素(倒是对和平奖的报道比较详细,不仅有消息,还有各方反应和评论);一些媒体如《泰晤士报》对获奖科学家作了访问,也发表了比较长的报道,不过侧重于获奖者的感受、个人经历等非学术的方面内容,虽然这也是读者所关心的,但学术方面过于简略,并不容易使读者对这一奖项的内容和意义获得比较清楚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在此次报道中尝试对三个科学奖项进行解读,即撰专文对超流体与超导体、细胞膜水通道和核磁共振成像作科普介绍,这在中文媒体乃至国际上的一般大众传媒中都不多见)。权威、深刻的报道与分析有待《自然》和《科学》两大学术杂志。不过这两份杂志是周刊,自然科学奖项公布时,最新一期杂志基本已经定稿,因此我们未能立即看到它们对2003年诺贝尔奖的专题报道。此外这两份杂志的读者多是科研领域专业人士,从人群覆盖面和文章深度而论,都不很适合一般读者。
链接:
1、物理学奖
获奖者:(俄、美双重国籍)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维塔利·金茨堡、(英、美双重国籍)安东尼·莱格特
获奖成就:超导和超流体现象的理论研究
2、化学奖
获奖者:(美)家彼得·阿格雷、(美)罗德里克·麦金农
获奖成就: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
3、生理学和医学奖
获奖者:(美)保罗·劳特布尔、(英)彼得·曼斯菲尔德
获奖成就: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关键性发现,其发现导致了可用于临床诊断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