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女孩子量身打造科普书

2003-11-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特约记者 于彤 我有话说

“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性别”,这样的观念已经作为一种“公理”深入人心。但是记者注意到,在书店专设的科普图书专柜前,驻足的仍以男性居多,女性寥寥。是女性天然不热爱科学吗?近日,由北京出版社推出的“女孩儿的科学丛书”却展示了一种科学教育书籍的“女性面孔”。

“女孩儿的科学丛书”由《步入科学殿堂:送给女孩儿及所有有智慧的生命》、《揭示技术奥秘:送给女孩儿及其他高级生命》、《初探数学迷宫:送给女孩儿及那些有计算能力的生灵》三册构成。书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小精灵“科仙子”(而不是“赛先生”)的帮助下学习科技知识,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故事。该丛书作者是加拿大一家出版公司的编辑,她本人具有科学背景而且专门从事儿童研究工作。“女孩儿的科学丛书”自从1992年在加拿大推出后,曾获该国的“桦树银奖”、“父母喜爱的图书”等多个奖项。

同样是普及科学,难道需要根据读者性别不同而分别打造吗?难道科学还与性别有关?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引进该书的策划人雷玟。去年,同样是由雷玟作为责编组织翻译的《我是快乐科学家》一书曾经获得2003年北京市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张开逊、胡亚东等著名科学家都认为这是“让科学快乐起来”的优秀范本。很多出版社同事也把这套书带回家给自己的孩子阅读。“多数人都觉得挺好的,但是一位经理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雷玟说,“他兴冲冲地把书拿给女儿看的时候,他八、九岁大的女儿却兴致不太高,翻翻之后,很快就又拿起童话书去看了。”和同事交流之后,雷玟感到应该找一部专门给女孩子看的书。于是这套“女孩儿的科学丛书”便进入了她的视野。

人们常常会注意到,男孩、女孩的兴趣不太一样,阅读范围也有不同,女孩子一般比较喜欢童话、打扮等方面,但男孩对科技、军事等方面更感兴趣。据我国2001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为此套丛书撰写序言的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告诉记者:“不同性别的公众的科学素养有明确的差别,这是一个事实,而面对这个事实,应该如何对待,这里面有一个立场与性别意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受科学与文化无关当然更与性别无关的观念影响,忽视了在教育特别是在科学教育中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甚至于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这是导致女孩不爱学习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科普教育中,对于性别问题的关注,是需要在对科学本身以及科学知识学习过程的理解中有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的。不注意这些,就既不可能真正让全体公众理解科学,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据介绍,尽管这种按性别设计的科普书在国内还很罕见,但在国外却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在“女孩儿的科学丛书”中可以看到,包括插画在内的整体设计、语言风格就像一本女孩子喜爱的童话书。和大部分家庭中一样,作为主人公的小女孩有一个哥哥,有时候两人会一起玩,有时候也会打架。他们还养了一只淘气又懒惰的猫。尽管科学小精灵给她讲的内容中有激光、红外线等高新科技,但这些内容都蕴涵在诸如谁来让车库门自动打开,小女孩怎样计算出哥哥打电话的花费和自己一样多,别人向自己借钱之后还钱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上。“这套丛书针对女孩子特有的感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她们的兴趣特点,力图克服女孩子对科学的畏难心理,并且很成功地做到了这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她们理解如果懂得科学的话她们可以生活得更好。”刘兵教授对此套丛书给予了肯定。

据了解,曾有人发表言论认为女科学家们的习惯表现得更像男性,“至少她们在青少年时期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爱玩洋娃娃”。那么未来是否会有既爱科学又爱玩洋娃娃的女性科学家呢?这不是一套图书能够解决的问题。“但至少希望我们的读者爱玩洋娃娃,也能爱科学,”雷玟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