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科技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的时候,人们一般认为,科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环境问题应该依靠科技;但是,如果深究一下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必然涉及另外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如科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唯一原因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则科技在造成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科技为什么会造成环境问题?什么样的科技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科技进步能否解决环境问题?如果能,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则又意味着什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肖显静先生的《后现代生态科技观》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从人文社会和科技史的视野,有选择、有重点地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科技并非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唯一原因;而是重要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是所有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文社会因素,如人口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既然如此,科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篇从哲学的角度——科学所依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础以及科技的价值负荷,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得出结论:近现代科学自身的缺陷是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缺陷包括:本体论上,对自然进行祛魅,强调了自然的客体性,使得人类在自然面前成为神性的存在,而自然在人类面前成为一个失去直接的趋势、价值、意义、目的和变化的存在,成了一个可以对此加以分离、还原和解剖的对象,成为一个完全按照人类的意愿加以利用、改造、操纵、处理、统治的对象。认识论上,主张绝对的科学真理观,从而盲目滥用科技,造成环境破坏。方法论上,自然成了一个由简单性原则加以还原的、由实验测量方法加以解剖的、由数学方法加以规定的、失去了丰富意义的支离破碎的存在。由它们所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是对自然的分门别类的、片面性的认识,获得的规律是局部性的规律——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学规律等,没有获得关于自然的整体性的认识,将此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必定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价值论上,作者提出科技并非是中立于价值的,而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价值观念紧密关联的。科学已从原先的“为认识而认识”转变为“为应用而认识”。技术成为科学应用的继续,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二者都服务于人类改造自然,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由此使得科技成了一个具有经济增长合理性而不具有生态保护合理性的存在。
鉴于科学技术的这些缺陷,需要建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这样的科学所依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基础怎样呢?什么样的价值负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的形成呢?这样的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在该书的下篇作了回答。本体论上,作者结合科学的最新成就,提出自然返魅的新途径:量子力学、生态学等的发展显示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主体性赋予动物有一定根据;自然界的某些系统,如自组织系统具有目的性。这种对自然的返魅有利于建立恰当的科学本体论基础,对于建立良好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认识论上,坚持相对的科学真理观,认为新科学应该去研究由人类社会、人工自然、天然自然三者所组成的大自然系统。只有对大自然系统的正确认识,才能获得对自然的正确改造。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性以及自然事物之间的不可分离性。方法论上,作者认为新科学应该从简单走向复杂,扬弃传统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简单性原则,代之以整体性原则。
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科技的革命。只有这种革命了的科技才能比较彻底地解决环境问题。既然如此,未来的科技进步能够使人们超越增长的极限,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吗?作者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科技进步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有限度的,单纯依靠科技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技和其他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伦理观念等一道,最终会为人类走出生态环境危机作出贡献。
(《后现代生态科技观——从建设性的角度看》,肖显静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3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