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一部名为《Deep Love(深爱)――阿由的故事》的电影在日本公映,许多年轻人再度为之深深感动。同名原著去年曾在日本创下百万册的畅销记录。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是借助了手机和网络的双倍力量,而先于传统出版风行于世的。
“手机小说”风靡日本
《阿由的故事》是《
近年来,日本传统出版业呈下滑趋势,手机阅读则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一些出版社就提供作品供手机用户下载阅读。而《深爱》系列却是首先通过手机广泛传播,然后才走入纸质出版的。该系列4部小说由STARTS出版株式会社出版后,在今年年初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50万册。
手机小说的热卖,一下子牵动了运营商、网站、出版社、作者、读者这整条产业链及音像制品、电影等联动产业。据有关报道称,目前日本约有数万个手机小说运营网站,它们通常以连载的方式,每天传送一到两千字左右的小说章节给读者。读者群则以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为主,目前手机小说族已达到200万人以上。一些“人气作家”通过推出手机小说创造了新的财源,日本的大出版社也开始积极经营起了手机小说。
什么是“手机电子书”
顾名思义,“手机电子书”就是通过手机阅读的电子书。目前手机电子书有WMLC、JAVA、TXT三种格式。
WMLC是一种较早的手机电子书格式,它实际上是一种WAP网页文件,一般通过数据线和相关软件连接电脑下载。相比之下,JAVA电子书的功能就要丰富很多,如可以设置书签、跳页等等。用户通过支持JAVA的手机终端,通过GPRS方式接入移动运营商的JAVA平台(如移动梦网等),就能够下载到运营商提供的小说。
TXT格式虽然简单,但对手机电子书而言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目前已有MicroReader、ReadManiac等专门为手机电子书设计的阅读软件,通过这类阅读软件,就能把网上浩瀚的TXT文件资源转变为手机电子书。以MicroReader软件为例,它可以自动翻页而且速度可调、可以设置书签、可以设置字体行距、可以进行编码切换等,使手机更像一个功能丰富的电子书阅读器终端。
手机和以前的电子书阅读设备相比,其最大优势就是方便,能随身携带。而其不足之处就是屏幕阅读限制,以及可阅读资源少。目前的手机设计,呈现大小两极分化的局面,一种趋势是越来越小,走灵巧、精致之路,另一种趋势则是越来越大,走功能丰富与完善之路,向PDA靠拢,无疑只有这种趋势才适合手机电子书的发展。而对目前大部分用户而言,以每屏显示几行的手机来阅读上万字的电子书,仍然有很大的不便。
谁来写中国的“手机小说”
由于大部分用户是在休闲时间才阅读手机电子书,以达到消遣、放松的目的,所以目前由网站或移动运营商所提供的手机电子书以小说为主。
“手机小说”这个概念,和几年前的“网络文学”有着构词的类似之处,即都使用一种载体来定义在这个载体上出现的文学形式。与之不同的是,“网络文学”最初一直标榜着自由交流、个人爱好等非功利的色彩,而“手机小说”则一开始就因为同网站、运营商的结合而带上强烈的金钱气味。网络文学大多是免费阅读的,而手机小说的阅读者大多是付费的,因此网站、运营商和读者显然都要对手机小说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日本,手机小说的写作形成了自身特点。受手机每屏显示的文字数量限制,此类小说很少采用标点符号,并且不得不省去大段的人物和情景描写,尽量运用具有冲击力的短句。
反观中国目前尚不多见的手机小说,内容上以奇幻文学、情爱小说为主,符合了手机小说阅读者们的兴趣。但大部分仍是网络小说的形式,其冗长的句子与篇幅,显然还需要经过反复的改造。而在移动运营方面,手机上网下载小说速度慢、有时出现编码混乱等现象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而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的互动功能,给读者提供反馈的机会,甚至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
《深爱》在日本带动的手机小说创作热潮,让人想起《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带动的两岸网络文学言情风。新载体本身的魅力,降低了对作者号召力的要求,这应使那些传统出版门槛之外的写作者们再度雀跃。而手机小说直接的盈利目的,更让写作者的收入前景清晰可见。从读者角度看,人们对短信的习惯和依赖,又使手机小说拥有了电子书尚没有达到的屏幕阅读容忍度。这条产业链似乎早已准备好,只等待着好产品上市了。
Photo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