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的儿子晓杰今年读初三,就快要中考了,可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考试老不及格,作文更让人头疼,每次总写不满一页稿纸,干巴巴的,写一句得憋半天。表姐急了,要我这个学中文的给他辅导辅导、开开窍门。
晓杰不能说不聪明,英语、数学都很棒,小小年纪上网聊天滔滔不绝,玩起网络游戏让你眼花缭乱。可对
我不禁感慨:他们这一代是幸福的,又是可怜的。他们不缺现代化的一切,在声讯网络时代他们永远走在时尚潮流的前端,可他们却不再拥有我这代人的文学梦,不再拥有经典名著的多彩世界。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对我进行文学启蒙。《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开始进入我的生活,一部部经典名著陪伴我度过对人生充满憧憬的少年时代。上初中的时候,和周围许多同学一样,我已经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已经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读《西游记》、讲解《三国演义》的情景,也记得我用半文言复述《史记》故事、背诵《菜根谭》名句的情形。大量的经典阅读引发了我浓郁的文学兴趣,激发了我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初中时的作文常常要写六七张的作文纸,因为有太多的典故、比喻、想象要运用,要淋漓尽致地给老师展示一下汹涌澎湃的诗情。
我一直非常感谢父亲用经典作品对我的文学启蒙,因为它让我受益无穷。
而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年轻的一代人阅读经典作品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在一个多种信息媒体并存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少参与阅读。他们更喜欢电视、电影、广播,还有一个被称为虚拟世界的电脑网络。在这样一个喧闹扰攘的世界上,五光十色的新媒体吸引着年轻人的心灵,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从阅读文学经典中获得生命的养料。大多数年轻人追求的流行阅读、快餐阅读只能获得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获得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大量充斥其间的文字侵扰,也许与流行、时尚相关,却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即如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而多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
生存在网络时代的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危机,每一个有点文化修养和文化良知的人其实都感觉到了这种危机和“瘟疫”的侵袭。抵抗这种侵袭的方式会有很多种,其中有效的一种是重返经典阅读。美国教育界这些年也引起了警惕,所以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美国高中学生的必读经典书目中就有《哈姆雷特》、《失乐园》、《战争与和平》等20部之多。他们的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他们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示的宽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人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创造自我和创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