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宗源说,为推动全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优秀精神食粮,总署将调整出版规划,增加未成年人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提高其在整个出版总量中的比重。调整后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适合未成年人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将分别占总数的25%、38.6%和24.2%。
石宗源介绍,今年下半年,新闻出版行业还将为未成年人做几件实事:一是利用节庆纪念活动推动未成年人读书热,组织出版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强的出版物。二是结合盗版教材教辅的专项治理,开展“千万师生拒绝盗版,远离淫秽色情出版物”大型签名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三是组织实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在年底推出一批约30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益于培育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网络游戏软件出版物。四是要求所有出版物经销市场,在显著位置设立未成年人出版产品专卖场或专柜,拒绝一切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出版物进场交易,培育健康的消费市场。
为建立有利于未成年人优秀读物出版发行的长效机制,总署还将从政策层面给予出版单位多种鼓励与扶植。
新闻背景:
●据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类读物7588种,少儿读物类期刊149种,发行5.94亿册;在“十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以及“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级出版物评奖中,少儿类读物都占有重要的比重。
●在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方面,15年来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始终把打击盗版盗印教材教辅、制作销售淫秽和“口袋本”图书、有害卡通画册等,作为历次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的重中之重。
●2003年,全国查处盗版教材、教学辅导读物案件3383起,收缴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516万册。
●从2002年6月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8部门联合在全国开展了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的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有关案件6892起,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304万册。这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