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一门科学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东、西文字的差异?怎样解释中国文化的衰落?
答:这里面包括了好多个问题,可是都非常重要。我首先讲比较文字学的价值是什么。语言学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发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比较,这叫“比较语言学”。这个比较语言学已经是一门老的科学了,现在学语言学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是先学比较语言学。可是比较文字学还很幼稚,还不发达,所以要进行研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基础是什么呢?信息的基础就是我们讲话、写文字,所以语言文字是信息化的基础,语言学今天越来越重要。可是文字学跟不上,所以要提倡文字学,特别要提倡比较文字学,不通过比较,一门科学是很难发展的。生物学也是这样,生物学早期―――当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生物学最重要的就是比较、分类,现在当然更进一步发展了,所以比较、分类是任何学问、任何学术要走上轨道的必由之路,所以比较文字学在文字学里面很重要。
怎样理解东、西文字的差异?现在新的研究认为文化不是分东、西的,我们习惯把文化文字按照东、西来分,这叫“东西两分法”。东西两分法现在已经被否定了,现在研究知道,拿文化来讲,有四个大的传统,就是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西欧文化。西欧的文化后来传到美洲,就叫“欧美文化”,欧美文化又叫“西方文化”,而东方包括三大块,西亚、南亚、东亚。中国是东亚的一个部分,中国不是东亚的全部,中国不能代表整个东方,所以现在的看法跟从前不一样。东、西的文字差别很大,为什么有这个差别,这个差别究竟是什么,这个要科学地来研究,现在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一个大问题,就是我刚才讲的,汉字是不是本身一个系统,字母是不是本身一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是不是没有关系的?从前认为是没有关系的。从前认为人跟狗是没有关系的,现在知道人跟狗都是动物,人跟狗做了“亲戚”了。同样的道理,现在知道字母文字属于字母文字时期,汉字属于古典文字时期,它们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阶段,这一个概念的改变影响很大,这是科学的新的结论。
还有一个问题,怎样解释中国文化的衰落。中国文化的衰落,有些人不承认是衰落,有些人认为是衰落了。我看衰落是有的,可是古代文化的内涵还是非常丰富。那么为什么衰落呢?以前很多人辩论,中国的文化长期停滞不前是什么道理,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新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论证,当中一个论证就是说,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明朝是不是外族呢?现在新的考证说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所以这1000年由外族来统治汉族,没有办法发展文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汉族常常说,我们的文化了不起,外族来了,他们没有文化,我们很快把他们同化了,这的确是事实。但是要知道,这个同化是很慢的,元朝的蒙古人不承认汉族人跟他们是平等的,北方的汉人是第三等人民,南方的汉人是第四等人民,不是平等的。清朝也不是平等的,在电视上我们看到,见到满洲人,汉人都自称“奴才”,满洲人能够跟汉人平等相处非常友好,那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的,不是短时间的。所以外族长期统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从前没有重视的原因,现在这个原因被许多学者提出来研究,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提出来,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问:我国文字改革是否劳而无功?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我觉得我们的文字改革不是劳而无功,应当说是劳而有功,为什么呢?中国人长期以来讲话都是讲方言,两个方言区的中国人碰在一起不能讲话,没有共同语。共同语是到了清朝末年才提出来,叫做“国语”。国语的提倡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逐步得到重视,到今天还没有做到全国人民都讲国语,国语现在叫“普通话”。可是在西欧国家,他们在300年之前,就有统一的国语普及了;在日本100年之前国语就普及了。在共同语的普及上,我们落后于别的国家。可是到了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发展比较快。假如没有一种共同语,那么打电话都会有困难,听报告也有困难,我们今天在此开会,假如你讲广东话,我讲上海话,那就困难了。所以提倡、普及普通话,这是文字改革的项目之一。中国叫“文字改革”,外国叫“语言计划”,语言计划里面有文字,文字改革里面有语言,这是广义的。至于文字,我们现在定一个拼音方案来给汉字注音,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而且拼音是小孩子学的,叫“小儿科”,我的好几个朋友就跟我讲,你不要搞这个了,你搞什么小儿科呵?它是小儿科,但是很重要,今天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方案,你出国去想印一张名片也发生困难。所以拼音方案的制定推广是文字改革的项目之一,这个应当说是成功的,现在全世界都采取汉语拼音。文字改革内容还有其他的,我们就不仔细讲了。比如此地是叫“现代文学馆”,现代文学用的是白话,不是文言,把文言改成白话,这就是文字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假如没有文字改革,没有白话文,这个文学馆也就没有意义了,可见文字改革还是有作用的,所以我的看法不是劳而无功。
问:请讲讲拼音文字的诞生经过。
答:拼音文字如何开始的就是说字母是如何开始的,这件事情许多人不了解,在中国的书上的介绍也是很少的。大概在我们创造甲骨文的时候,地中海东岸这个地区,古代叫做叙利亚、巴勒斯坦,这个地区的北面就是丁头字文化区,西南面是圣书字文化区,这两个文化区的文化发展得很早,一早就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是这个地方的人懒得学这种文字,因为学这种文字真的是要“十年窗下”,困难得不得了。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后来叫他们“腓尼基人”,他们是做生意的,他们也不想学那种很深奥的文字,可是他们又需要记账,他们就用圣书字当中表音的符号―――就像我们形声字的声旁一样的符号,还有丁头字里面也有表音的符号―――拿来记账。他们的记账只要把商品的名字写清楚、数目写清楚,自己看得懂就算了,不要传出去的,这样慢慢就变成字母了,这个经过是很慢的。拼音文字就是字母文字,它的开始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当文字发展到后来表音,这是一个必然的条件;另外一个条件是偶然的,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是做生意的,他们就利用这种简单的东西来记账。那些有学问的人花10年、20年去学丁头字、圣书字,是根本看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这根本不是文字,当然后来就慢慢地变成了文字了,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我在一本书里面介绍了这个过程。
问:西方人重视理性,所以用拼音;中国人重视感性,所以用象形文字。对不对?
答:这个讲法很流行,还有更流行的讲法,说是汉语是一个一个音节分明的,所以用方块字,汉语的词没有尾巴,英文的词有尾巴,有尾巴写方块字就不方便了,所以外国用字母文字。这一种讲法在文字学上面叫做“语言的特点决定文字的特点”,这种讲法很流行,不仅中国流行,外国都很流行。可是科学家否定这种讲法,科学家认为决定文字类型,不是语言的特点而是文化的传播。比如说,汉字是中国创造的,跟汉语很适合,可是后来汉字传到朝鲜,又从朝鲜传到日本,朝鲜话、日本话跟我们的语言完全不相同,不是一个系统的,可是他们也用汉字,他们用汉字很不方便,可是没有办法,由于文化的关系,他们不能不用。这也是证明了语言的特点不能决定文字的特点,而他们的语言跟我们的不一样,但使用了相同的文字了。另外一方面,有人说中文的特点就是单音节的、没有尾巴的,还有一种语言是西藏语,藏语跟汉语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在语言学的分类上面叫做“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的特点相同,可使用的文字不一样,我们用方块汉字,他们用字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文化是从印度来的,不是中国去的,这又证明语言的特点相同而文字不相同,语言特点决定文字特点的这一理论,在文字学里面是被否定的。
问:我们现在的青年不认识繁体字,我们祖宗的古代的书都没有人看了,怎么办?
答:这是一种误会。为什么呢?如果文化要一路传下来,孔夫子的话是不能改的,可是孔夫子的书在改,它的书从前是用鲁国的古代文字来写的,这种文字到了汉朝没有人认识了,几乎绝迹了。所以孔夫子的书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到了汉朝的时候就改用汉朝的文字来写,变化很大。所以到了汉朝,在鲁国发现的孔夫子的书没有人认得,可是内容传下来了,孔夫子的道理都传下来了。虽然文字在改变,文化传下来了。汉朝的文字今天又不认识了。解放前我们都用繁体字,这种繁体方块字我们叫它“宋体字”,日本人叫它“明体字”,我看这个明体字讲法是科学的。文字改得很不一样,但是文化都传下来了,所以文化的传播跟文字的改变没有多大关系。今天用简化字,简化字不是解放后创造的,分析一下这些简化字,有百分之一是解放后创造的,其他都是解放前早已有的,有的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了,所以这些简化字本来在流行的。解放后的汉字简化方案就是把原来不规范的字改变过来,作为规范的字,把繁体字作为慢慢要淘汰的字,这个变化不是解放后提出来的,清朝末年就有人要求了,所以简化字运动是清朝末年开始的。文字的简化是一个自然趋势,英文也在简化,ABC的B,大写是繁体,小写就少了半笔了,这就是简化了。研究文字学可以看到,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步一步简化的,没有例外。简化是为了方便,当然简化里面问题也比较复杂。
有的人提出现在青年不认识繁体字,的确有这个问题。可是青年的水平会慢慢提高,慢慢接触一些古代的书,要从简化字学繁体字不是很难的。为什么呢?有些简化字本身就是繁体字的一部分,比如声音的“声”,本来有三个部分,现在剩了一个部分了,要从一个部分去认三个部分,有共同之处,不是很难认的,当然要花些时间。我想今天的青年看古书比从前要困难一点,因为从前都是用繁体字,而且从前读书都是用方言来读的。我能背古书,可是我背古书不会用普通话,我只能用我本乡的土话来背,那就不方便了,因为我背书你听不懂,我讲话你也听不懂。一个社会要发展需要共同语,这个事情中国一早就提出来了,可是在古代共同语只有少数的人需要,做官的人要用,做官的人出去要打官话,不会打官话出去就不方便。还有就是做生意,做大生意的人要会普通话,所以“普通话”这三个字就是做生意的人讲出来的。从前有一条从南方到北方的运河,在运河里往来的都是南北做大生意的商人,他们常常对人家说,我不会讲国语,我只能讲普通话,普通话就是普普通通、勉强能听得懂的话。跟我的话一样,我提倡普通话,可是我的普通话没有讲好,要请各位原谅。共同语的需要、共同语的标准,这些都是到了近代才有的。在欧洲也是一样,在欧洲是工业化以后才提出来的,工业化以后共同语规范制变成教育的基础,这是近代的需要。
问:您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养生之道是什么?
答:还有半个月我就要进入100岁,这个一点也不稀奇,现在医学科学越来越进步,以后诸位每一个人都能活到100岁、100岁以上。至于养生之道,很多人问我。我从前不常生病,也不常到医院,有一次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当时我是93岁,要填一个表,我写了93岁,护士给我改了73岁,她说我一定是写错了,我说我没有写错,她很奇怪,她问我长寿之道,我说长寿之道要问医生,怎么问我呢?因为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太多了,我以前没有考虑过,后来想想可能跟我的健康有关系,就是不抽烟不喝酒,朋友来要喝酒,我就陪着喝一点啤酒。我家里从前都准备很好的烟请朋友抽的,现在我不备了,因为备了烟请朋友抽对朋友的健康不好。还有一点,我的生活比较有规律,大概就是这么一点道理。真正的长寿之道就是医学进步,诸位肯定每个人都能活到100岁以上。
问:您原来搞经济学,后来怎么搞到语言文字学了?
答:其实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对语言学就感兴趣,语言学一直是我业余的一种爱好。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参加当时的新语文的活动,还写了一些很幼稚的文章。由于这些原因,1955年在北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要我来参加,当时我在上海复旦大学教经济学,我不是搞语言学文字学的。我来参加了这个会,会议结束后我急于要回去,北京方面的领导要把我留下来,说你不要回去了,你就留在此地工作。我说对于语言学文字学我是外行,留下来做工作恐怕不合适。领导对我说,这是一件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我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那个时候提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那么我就留下改行了,我的改行是非常偶然的。
我的孙女儿在小学的时候就对我讲: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语文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零。我说一点都不错,我就是这么一回事。不过来了以后,我是奉行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做了这个工作,我就要认认真真地做,这样一直做到今天,做了50年,经过就是这样。由于做了语言文字的工作,我觉得这个语言文字的工作非常重要,信息化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就是最早的、最基本的信息。动物不会讲话,动物是很吃亏的,它们要进化就很困难了。人的特点就是会讲话。美国的心理学家把刚出生的孩子和一个刚出生的黑猩猩一起养,开头的半年黑猩猩发展得很快,人跟不上。可是过了半年情况变了,小孩慢慢地在学语言,黑猩猩不能学语言,就落在后面了。到了第二年黑猩猩就很落后,小孩的智力发展得很快。根据外国的研究,黑猩猩的智慧相当于5岁的孩子,可是在动物当中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人跟动物不一样,人会讲话,语言的作用非常大,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能够把零星的知识贯穿起来、组织起来,变成有系统的知识,帮助我们发展理智。所以我常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录音整理:周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