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冰冷文字下喷涌的火焰

2005-0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钢琴教师》[奥]耶利内克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节录)

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的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

1983年在自传背景下创作的《钢琴教师》,在所提出的疑问的框架之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耶利内克表现了庸俗的娱乐工业如何侵占人们的意识,使他们丧失了反抗社会不公、反抗性别压迫的能力。

除纯文学创作之外,她同时还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批评家,在这方面声名卓著,在她的主页上,她经常评论一些热门话题。

■王德领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一本需要细心阅读、思考的书,是一本经典的女性主义文本。耶利内克这位天才另类的女作家,正如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所说,她在《钢琴教师》中以惊世骇俗的笔触、独特的语言激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钢琴教师》带有明显的自传成分。在耶利内克的幼年时代,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她从小在母亲威严的目光下学习弹奏钢琴。在《钢琴教师》中,同样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痴傻的父亲,后来也被送进了疯人院,而母亲更是一个对女儿从肉体到精神进行全方位控制的暴君型人物。耶利内克在写作《钢琴教师》时是37岁,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年龄也是三十六七岁。还有,小说女主人公的忧郁封闭的个性,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以及她那高蹈于庸众之上的优越感与独特性,也与耶利内克有着惊人的一致。毫无疑问,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倾注了自己的最热烈的情感,融进了自己的生命。当然,埃里卡只是耶利内克头脑中的幻象,是生活在文字里的人物,二者的相似毕竟是有限度的,而作家笔下的人物往往比作家本人更具有人性的深度,也更勇敢和无畏,更能游走在历史与现实的纵深处。

生活中的耶利内克从小就对女性的弱者身份有着强烈的体验,在家里每次进餐时,作为家长的外祖父高高在上,女人只能屈居于他脚下的矮凳上,吃他剩下的饭菜。许多童年生活中刻骨的烙印致使她后来回忆说:“这可怕的童年显然在我的心中种下了如此深刻的仇恨,以致在我的一生中它都像一枚火箭一样,贯穿于我的文学创作中。”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埃里卡对男权社会的嘲讽以及对女性悲剧地位的无可奈何的悲哀,以及对现实人生诸多蒙上美的伪装的现象所进行的无情戳穿,都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来自耶利内克意识最深处的愤懑之火的炙烤。最近,曾经有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指出,耶利内克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有恶,有太多的恶”,但是“没有爱,没有美”的世界,没有“人性的光明”,甚至是一个绝望的冰窖。这位学者的说法有待商榷,其实,在耶利内克冷冰冰的文字下,是潜藏着灼人的体温的。

耶利内克曾说:“我的文学是愤怒、反抗的文学。”《钢琴教师》有着浓郁的现实关怀,不过它采取了一个极端的几近冷酷的叙述方式,撕毁了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现代社会的虚假的表象,展示给我们一个冷漠、无情、无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的只是如福柯所说的无所不在的权力与控制。在《钢琴教师》中,媒体控制着庸众,母亲控制着女儿,女儿控制着学生,女儿与情人之间的相互控制,窥视的眼睛无处不在……这正如福柯在《训诫与惩罚》一书中所揭示的,现代西方世界宛如一个巨大的圆形敞视监狱,每个人都受到无所不在的权力的控制,权力的眼睛无处不在,微观化到极致,这样的结果便是产生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驯服而有用的肉体,产生了一具具行尸走肉般毫无自由意志的符号。《钢琴教师》中的人物与情节极其简单,人物高度符号化,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可以作为寓言来解读。耶利内克的写作实际上受到奥地利另一位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影响。高度符号化的人物,梦魇般的人生,冷酷而无情的现实世界、令人震惊的全方位异化,现代人绝望而荒诞的生存处境,等等,这些都在提示这种关联。但是耶利内克的写作更是向着当代敞开的,她以精微的生活细节丰富、拓展了卡夫卡所表现的主题,从而对当代文明的批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钢琴教师》里,对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对当代媒体对人的意识的控制、对当代音乐等艺术样式对人的意识的严格控制、对无所不在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深入了男女性爱这一生命的原动力之源的发现,等等,她都有令人惊讶的发现,甚至,耶利内克还指出,亲人之爱也变成了一种可以量化和计算的经济学公式,母女关系变成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爱情成为两性的战场,性爱没有愉悦和快感,做爱的双方都在想着许多做爱之外的因素:男人只是受利比多的驱使而急于排空那些液体,与愚蠢的公牛无异;女人只是被动的容器,稍有反抗便会遭受悲剧性命运。

许多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耶利内克这么热衷于写性爱,她将性提升到政治、文化的高度,她的小说从没有离开过性,性在她的小说中几乎占据了中心地位,甚至有的就以性欲为主题,例如《欲》。这是她的作品在奥地利乃至德语文学界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很少有作家在自己作品中这么浓墨重彩地描绘性。究其原因,耶利内克受到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将性欲置于重要地位。她热衷于对于病态的性爱的描绘,对于施虐与受虐的分析,显然有着弗氏的影响。另外,另一位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荣格也对她具有重要的影响。性爱本身积淀着如荣格所说的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性爱实际上是男女两性最为激烈的战场,而男性无一例外地成为胜利者。在《钢琴教师》中,埃里卡曾一度阻止了男主人公克雷默尔的情欲,企图自己占有主动地位,用通过信件发命令的方式来控制克雷默尔的言行,但是这种颠覆男权话语的方式失败了,埃里卡最终被打得遍体鳞伤。耶利内克在小说中,一反传统的性爱的写法,着重写性扭曲、性变态、不和谐,甚至让读者产生恶心的感觉,这是一种反情欲的写法,是一种解构式的后现代写法,目的就是要揭示在西方现代社会里,男女之间不可真正地沟通,灵与肉呈现分离状态。在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情形下,女性不可避免地呈现失语状态。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命运。

耶利内克的文字流动大多数情形下是缓慢的,情节进展尽管迟缓,但有着音乐优美的旋律,有维也纳辉煌的音乐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高贵的气度。而作者那如解剖刀般锋利的心理分析,警辟而新奇的比喻,又产生了一种加速度向前推进,使舒缓的文字灵动飞翔起来。尽管在耶利内克讥讽的笔锋所到之处,爱和美消失了,泥沙俱下的生活露出了它那狰狞、丑恶的真实面目,黑夜意识笼罩着女性的悲剧性生存处境,但是,她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从冰冷的文字间,我们能感受到有一束强大的激情的火焰摇曳着上升,洞穿了黑暗……

译者感言

■宁瑛 郑华汉

在奥地利当代文学中,70年代登上文坛的耶利内克一出场就以其强烈的批判、否定精神以及惊世骇俗的写作风格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人物,一再在公众舆论中掀起波澜。《钢琴教师》一书出版于1983年,是她早期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书中的自传性因素引起了媒体对她私人生活经历的兴趣。作者自己也不否认自身的某些经历与此书的创作有密切关系。但是它绝不是简单的自我暴露,更不同于时下地摊上某些低级、下流、庸俗的色情文学,为了商业利润,以赤裸裸的性描写追求感官刺激。耶利内克出身于小市民家庭,自幼受到抱着望子成龙的梦想,集暴君和刽子手于一身的母亲的严格管束,又与精神失常的父亲多年相伴,一度自己也出现过精神心理疾病,休学一年。在这一年中,她阅读了各种体裁的许多文学书籍,包括通俗小说,这可能对她后来的创作不无影响。她从小学习音乐舞蹈,长大成人后接触了存在主义哲学、文学、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参加过大学生反权威运动,并一度加入过奥地利共产党。这些经历都在她后来的创作中打下了烙印。正如有的评论所说,她用“恶毒”的眼光,拿着锋利的解剖刀,撕开了西方社会的“美的表象”。

本书的初稿在几年前已经翻译完成。当时翻译的初衷也只是想介绍一位女作家的一本有影响、引起争议的书,作为“20世纪外国女性小说丛书”中的一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直到耶利内克获奖的消息传来,这本书才得以在国内出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确实感到困难。奥地利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我们比较陌生,她那源于音乐化的语言更是很难在译文中完全表现出来。作品中许多联想丰富的奇特象征、比喻,需要调动读者的阅读经验、联想能力,更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以帮助理解。这对不熟悉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希望,随着对耶利内克作品的介绍和研究的深入,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译作面世。

作者简介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一个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自幼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长笛,后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64年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197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70年代初,她辗转柏林、罗马等地。1974年与戈特弗里德・许恩斯贝格结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维也纳。耶利内克很早就开始写诗,1967年出版诗集《丽莎的影子》。1970年发表讽刺小说《宝贝,我们是诱饵》。此后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作品。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成分的《钢琴教师》。她先后获得过海因利希・伯尔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等许多奖项,200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