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首都科技界“培育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座谈会上,与会近20位专家学者纷纷指出中国科技界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说,科技界花钱买文章的现象严重,并指出:现在涌现出一种特殊刊物,即核心期刊的副刊―――专门刊登硕士生论文,每篇文章登多少字需要多少钱,都是明码标价。这种
的确,这种收版面费后发表的所谓“论文”的学术价值,是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的。然而,想发表论文得先交“版面费”,这已不是秘密,并成为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在职人员默守的“潜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说,钱已成为决定论文能否发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靠交“版面费”发论文,原本“高贵”的学术期刊在向金钱“低头”,使某些学术期刊的学术权威性受到质疑。
应当说,当下的学术界,总体上是繁荣的、活跃的,但也必须看到,这些年来学术圈里低俗之风有所滋长和蔓延,学术腐败问题表现突出。全国性的学术期刊毕竟有限,每年能发表的文章只有那么多,而要求发表的论文却数量惊人。对版面的需求严重大于供给,于是就产生了金钱与学术的交易。有的核心刊物的“版面费”高达上千甚至数千元。这些所谓的“文章”发表后,就被学校当做在校教师以及研究生学术水准高的证明。
加之,一些学术杂志社为贪图私利或照顾所谓关系甘做安置伪劣学术的巢穴;正刊不足,就扩充“增刊”、“专辑”等容纳之。据了解,交费入“增刊”、“专辑”发文者,大都是为评职称急需论文成果,但由于水平有限等原因,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很难,只好投机取巧走“捷径”。毫无疑问,这是学术腐败现象在学术期刊界的突出表现之一。
笔者认为,“版面费”的出现是大学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造成的。多年前,一些高校在研究生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也就是说,研究生是否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其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该学术杂志的水准都成为影响其学位授予的因素。一经推出,全国高校纷纷效仿。这样一来,研究生的论文就源源不断地涌向为数不多的核心期刊和部分重要的报刊、杂志,造成这些杂志、报刊通过收取“版面费”的途径来抬高门槛。
“版面费”危害的是全体学术界。当不该入选的“学术文章”,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学术杂志”的版面上,总有一些本该发表的东西被挤走了。更严重的是,学术界加入“市场”后,刊物、经费和论文,相互运动,形成了权、钱、学之间封闭式的“三角贸易”。这种“学术”,很容易丧失社会大众的信任,“信任危机”,唯此为大。此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倘不加以扭转,真的会出现“学将不学”的局面,学者当以为忧。
“版面费”助长了学术腐败,实在贻害无穷,而决定“版面费”的去向可能最终要靠改革现行的职称申报制度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试想,专业论文发表认钱不认质量,这样的论文我们职称认定部门和学位认定部门还要它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