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岁尾,武汉市新华书店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其所有连锁门店将全年全线打折,这条消息一经宣布,发行界乃至整个社会议论纷纷,赞之者有之,贬之者有之,莫衷一是者也有之,纷纷扰扰中谁个正确?事实胜于雄辩:武汉市新华书店的打折战略实现了预期目标,以元旦三天为例,其武汉市区内17家门店销售额与去年同期
在事实面前各种非议渐行渐远,而这场“打折风波”却愈来愈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打折消息一出,武汉市新华书店感受到了来自业界内外的巨大压力甚至非议,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打破了新华书店几十年的经营“规矩”或“游戏规则”,从而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坚决彻底实施价格策略,是凭一时热血之勇呢?还是靠理性之谋?答案显然是后者,他们酝酿良久,是在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武汉市新华书店价格策略的实施,标志着新华书店几十年来的经营模式被打破了或至少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武汉市新华书店要改革,首先就面对着一堵坚实巨大的墙,这个墙是新华书店系统在几十年惯性运动中形成的,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突破这堵墙,除了敏锐和前瞻之外,更多的要靠敢为天下先、不怕枪打出头鸟的勇气和勇气之后的实际操控能力。在今天民营书业占据半壁江山、外资书业虎视眈眈、新华书店转企转股的改革方向已成定局之时,觉察到新华书店不打折经营模式很难生存的绝不仅武汉市新华书店一家,其他新华书店之所以没有行动,缺的不是敏锐,缺的是行动的勇气与自信。而实际上,武汉市新华书店打破的也不是政策的底线,政策里本来就没有不能打折的底线,他们打破的仅仅是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与规矩。在民营、外资书业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逐鹿市场从而活力毕现之时,我们的国有书业或者说新华书店有什么理由还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呢?民营书业或书业的民营资本要大发展,国有书业或书业中的国有资本更要有大发展。只有承认市场价格,把握市场脉搏,才能占得先机,赢得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服务读者,回报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担使命、奉献责任。价格是市场信息的敏感器,也是市场经济的杠杆,用好这个看得见的“手”,对于做强、做大、提高竞争力作用很大。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日益成熟,将会有更多的新华书店加入到打折行列。
古诗有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抓住机遇,该打折时就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