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不褪色的旗帜

2005-03-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刘华清堪称是经历丰富、特点显著的一位。他,13岁走上革命道路,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戎马征战70余载,光辉的足迹印证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大别山区的放牛娃成长

为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两次授衔,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经历曲折、命运坎坷,在1932年的“肃反”中被当成“反革命”抓进“局子”,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与大海结缘,三进三出海军部队,前前后后20年的时间。他率先提出了中国“海军战略论”,被国外有关人士称为“中国的马汉”;70受命,古稀之年锐气不减,大刀阔斧领导军队改革。刘华清自参加革命以来,工作领域遍及军事、政治、后勤、装备乃至地方科研单位,涉及范围之广恐不多见,他也是新时期以来担任党和军队领导职务时间最长、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之一。他70多年的军旅生涯即是一部生动鲜活的中国人民军队的成长史,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真实地记录下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基于刘华清特殊的经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一经问世即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书以刘华清同志的自题“少小离家闹革命,老来回首述生平,戎马征战七十载,喜看中华民族兴”开篇,最大特点是其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和史料的翔实性。著者以革命家的胸怀和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地记述了他个人长达70余载的革命生涯,同时也向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我党我军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建设新中国,历经“文革”十年磨难,直到拨乱反正后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的波澜壮阔的恢弘历史画卷。该书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下了刘华清一生中珍贵的历史画面,为党史、军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和佐证。书中还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如著者任一二九师秘书主任时,在护送邓小平同志的途中,碰上了没钱没车的窘迫场面,被邓小平同志轻松化解尴尬;西征时,著者作为和谈代表独自进入乡寨谈判,化险为夷使大部队得以顺利通过的冒险经历;长征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诞生过程;建国初期,留学苏联的经历与感受;“文革”中,为“东方红”卫星命名的波折等等。书中语言朴实无华叙述淡定平和,我们跟随著者的思绪在这些平凡的字里行间中游走,而书页间所讲述的真实令我们震撼,没有什么比这种真实所传递的力量更加动人心魄的了。

读罢《刘华清回忆录》,令人掩卷后思绪难平,发出无限感慨,最让人叹服的是书中主人公的个人命运。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刘华清同志一生中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是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

刘华清所走过的70多年革命征程,是与党和人民和军队一路风雨兼程同呼吸共命运的70年。他始终站在历史潮头,即使是在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他也从未动摇退缩过,一直迈着坚实的脚步向前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他在激励他呢?著者在书中简短的一句话让我们找到了答案―――“报效祖国是我的责任”,寥寥数语却发人深省。

近些年来,“报效祖国”已经很少被人们提及了,流行的更多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现在的年轻人崇尚“张扬个性”,主张“自我设计”,在和平曙光照耀、国泰民安的今天,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不知道“祖国”一词的分量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有多重呢?离开了“祖国”的大前提,他们的个人价值又究竟有多少呢?《刘华清回忆录》令我们目睹了一个从大别山里出来的放牛娃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者的转变过程,而与此同时读者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在贯穿主人公命运并始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巨大推动力量是―――祖国。这强烈地引起我们对生命与历史、个人与祖国、信念与成就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考和感悟。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时,个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和智慧,从而最终实现个体的价值。热爱祖国是凝聚全民族意志、支撑一个国家、激励一支军队的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是保持革命军队顽强战斗力的不竭源泉,是点燃革命军人斗志的不灭火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