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
某些评论家曾称他为“右翼作家”。或许这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小说中,不曾触及二战后意大利风云变幻的政治社会斗争。也有论者说他是“保守派”。或许这是因为他始终安居于东北边陲的弗留利地区,深居简出,远离城市的喧哗与浮躁,污浊与压抑,而与青山绿水为伴,在古老、纯朴的乡村
他,就是意大利作家卡尔洛・斯戈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斯戈隆近20部作品中贯串始终的认知现实的超前意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真情呼唤,对现代物质文明的祸害的深刻批判,熔奇幻与写实于一炉的艺术手法,愈来愈获得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新世纪伊始,斯戈隆又向读者奉献了一部新作《第十三夜》(2001)。出生在弗留利山区红山市的韦罗妮卡,是位年轻的女性,神秘的通灵者。她的下意识常常会在家中突然引发种种莫名其妙的混乱,当她要摆脱宗教的束缚,开始尝试爱情时,爱上了一个颇有风度的记者。但一旦发觉他把飞黄腾达看得比爱情和家庭更为重要时,韦罗妮卡毅然与他决裂。她在一个既胆怯,又看似平庸的青年诺尔贝尔托身上找到了爱情,发掘了他身上潜藏的才智,把他造就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1976年,大地震几乎把红山市夷为废墟。韦罗妮卡承担起重建主教堂的重任,而诺尔贝尔托在她的感召下,秘密地、全身心地投入主教堂全部壁画的创作。当主教堂重新开放时,市民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在斯戈隆的笔下,有着非凡洞察力的韦罗妮卡,是人的想像力、幻想、直觉和纯真的象征,而真正的艺术从中汲取着不可或缺的滋养。这恰恰构成艺术的基础。
小说中还有一位人物,电影导演马蒂奥尼。他移居美国多年,最终丧失了全部创作的灵感。但他回到故乡红山市,便恢复了丢失的天才。红山市是一方尚未受到冷酷的现代技术污染的净土,这里存留着古老文明的源头,存留着纯朴、虔诚的爱。艺术家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能够寻觅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现代物欲社会与消费主义扼杀艺术与爱情,而自然与人性赋予艺术与爱情以活力与灵感。
在《第十三夜》中,故事发生的弗留利地区,它的美丽、灵秀的自然环境,古朴的风尚习俗、人情世态,1976年的大地震,都是写实的。但斯戈隆又展开想象的翅膀,赋予作品以传奇色彩。他厌恶当代文化让人窒息的冷漠,而更多地诉诸传说、童话,诉诸奇幻的、富于诗意的形式;在他看来,这才是叙事作品的丰厚源泉。于是,魔幻、直觉与写实,想象与原生态,水乳交融,获得了鲜明的凸现。不妨说,《第十三夜》是一部富于现实的奇幻小说,或者说,是一部浸淫着奇幻的现实小说。
斯戈隆痴迷于古朴、纯真的弗留利,小说的语言也像弗留利的大自然一样天然、古朴,不事文辞修饰,有时甚至会觉得平淡无奇,但天然中隐含繁富,古朴中显然哲理,字里行间充溢着人性的温馨,流泻出为维护现代人被物质文明剥夺精神生活的空间而发出的呼喊。这是一种关注人际和谐,批判现代文明,呼唤回归自然的浓烈的人文精神。
2000年,斯戈隆打破一直恪守的规矩,第一次乘坐飞机,不远万里,来到久已向往的中国访问。他不顾疾病与疲劳,兴致盎然地出席文学研讨会,发表演讲,参观历史奇迹兵马俑,游览桂林秀美的山水和苏州美妙的园林,观看上海大都市的风貌。他惊叹中国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又庆幸古老的中国文明并未泯灭。在《第十三夜》中文版“致中国读者”的短文中,他语重心长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西方文化希望寻找一条得以拯救之路并具有意义和价值,那么它就应当重新发掘亚洲文化今天依然忠于的那种美。”
(卡尔洛・斯戈隆《第十三夜》夏方林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