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明明白白的高雅

2005-03-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富丽堂皇的音乐殿堂

“德国之声”(DeutscheWelle)电台最近以“德国交响乐团生存困难”为题报道了德国政府进行的一系列文化改革,即减少对乐团的财政补贴,将他们推向市场化的道路。与此相反,《明镜》(Stern)周刊却以一个乐观的调查结果支持了政府的这项举措,调查题目是“我心目中的音乐”,面向全德国的青少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超过80%的人认同古典音乐,而只有16%的青少年对流行歌星有好感。据此,文化界人士认为,随着“古典音乐走向市场”的政策推行,市场包容并拯救了古典音乐,使之再一次走向复兴。

作为诞生了贝多芬、巴赫的古典音乐之乡,德国拥有130多家大大小小的职业交响乐团。由于近年来德国经济状况不佳,政府紧缩财政开支使得国家对交响乐团丰厚的补贴日益减少,许多乐团面临生存危机。适应市场的乐团纷纷开始以各种方式筹集资金,许多公立乐团和剧院转制为有限公司,利用政府提供的诸如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私人赞助和企业投资,并积极开发低端市场,力争使阳春白雪的古典音乐大众化与普及化。政府为了保护著名的乐团,譬如柏林爱乐乐团,还专门一次性投入大额预算,成立基金会,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运营,以保障乐团正常的排练和演出。《环球时报》“德国靠市场振兴古典音乐”一文引用德国文化部对外部负责人维尔恩博士的话说:“根本之道就是进行体制改革,让古典音乐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吸引和培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古典音乐的生命力。”

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柏林交响乐团经理莫里茨就抱怨说:“如果我们在今后几周内不能依照美国的模式,找到一个所谓的‘主要赞助者’的话,我们的乐团将会永远消失。”音乐界的专业人士看起来总有那么一点耿耿于怀,德国音乐委员会主席克鲁格说:“过去人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进行革新的必要性。人们以为国家作为公民的代表就是为了保障文化生活的,不用你自己操心。”而莫里茨则带有几分嘲讽地说,“现在,我们绝对需要褪去古典音乐的阳春白雪性质,把他们变成大众的东西。这是惟一的可以让政府没有理由裁减补贴的机会”。德国音乐界过去曾经以对交响乐团80%以上的财政补贴而自豪,因为在美国国家经费最多占乐团运营成本的几个点,现在一切显得那么糟糕。失去了政府的支持,莫里茨四处寻求赞助,他表示甚至可以取缔传统的黑色,让乐团的音乐家身着赞助公司颜色的彩色燕尾服,听起来颇有几分凄凉味道。

那么,德国古典音乐到底是在市场中繁荣成长还是风雨飘摇呢?我们恐怕不能简单地套用“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来判断,毕竟音乐家不是经理人,要求他们无所依靠地创业,实在有些强人所难。现在德国常有东欧的一流音乐家卖艺为生,如果市场迫使古典音乐也走上街头,未必是什么好事。但这次的市场化浪潮让德国音乐界人士把德国古典音乐的前途与激发年轻一代对其音乐遗产的兴趣紧密地联系起来,却仿佛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柏林爱乐乐团制定了命名为“未来”的教育计划,以实践“音乐不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是人生的基本需求”的宗旨。而奥斯纳布吕克交响乐团则为孩子们提供“音乐体验”,比如带孩子们到一个废弃煤矿录一台老蒸汽机运行的音响,然后指导他们在录音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作曲。没有生存压力,也许高雅的音乐殿堂很难向普通民众开放,成为云里雾里故弄玄虚的高雅。而通过教育和普及之后,高雅并非俗化了,而是变成了明明白白的高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明镜》的调查中青少年选择了回归古典,因为明明白白的高雅有其特殊的市场地位,它让人们可以理智地对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和选择。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缺少教育这一环节,简单粗暴地通过媚俗的手段走向市场,这其实与过去的高不可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倘使从皇帝的女儿一下到扮演取悦观众的小丑角色,短期也许能赢得观众和利润,长久则会失去艺术本身,这种衰亡与缺少资金支持的衰亡相比,更显得悲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