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金赢得第三个小说大奖

2005-03-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99年11月,哈金以《等待》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时,在颁奖典礼上开怀而笑。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华裔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哈金,上周击败了美国全国书评家协

会小说奖的新科壮元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以描写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俘的小说《战争垃圾》(War Trash),得到了第25届笔会/福克纳奖,并将获得奖金15000美元。

颁奖典礼将于5月14日在华盛顿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举行。

笔会/福克纳奖创办于1981年,号称由专家评选的美国最大的年度小说专项奖。去年此奖颁给了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结集旧作《早期故事集》(The Early Stories)。

玛丽莲・罗宾逊的小说《基列》(Gilead)也进入了今年的决选名单。

这已是哈金第二次荣获笔会/福克纳奖。五年前,小说《等待》曾为他首次赢得此奖。

1999年出版的《等待》,使哈金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这部描写一个解放军军医爱情悲剧的小说,亦使他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2002年,在经历短暂波折之后,《等待》的简体中文版终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哈金短篇小说的译文,也在中国内地的期刊上偶有发表。去年下半年,我已在北京的外文书店看到《战争垃圾》的英文平装本有售。

今年49岁的哈金,本名金雪飞,14岁在黑龙江参军入伍,驻守中苏边境六年,退伍后,像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中国青年一样,开始听广播学英语。1985年,金自费赴美留学,毕业后走投无路,迫于生计,才一边上写作课,一边当了作家。

哈金勤奋而多产,他在美国出版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说、短篇小说集,以及诗集等,均以英文写成。对于一个成年后才开始学习ABC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项康拉德式的大成就。

从军经历使哈金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军旅生活为主题。《战争垃圾》也不例外。

小说主人公是年已73岁的于远(Yu Yuan)。朝鲜战争期间的战俘经历,是他多年难以摆脱的噩梦般的回忆。1951年,他随志愿军入朝参战,腿伤被俘,但美军与台湾的蒋政权合谋,在战俘营内挑动反共情绪,鼓动志愿军战俘通过“甄别”前往“自由中国”。尽管于远选择回到祖国,但亦被强行纹身,刺下反共标语,使他无论当时,还是日后,均饱受折磨。此时他才明白,他不过是“战争的垃圾”。

小说描写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将被迫脱光衣服的战俘驱入装着碎啤酒瓶的空油桶,然后将桶封死,在地上来回滚动。

《战争垃圾》得到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小说出版时,又恰逢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丑闻事发,因而平添了不少花絮。

《纽约时报书评》认为,此书是“一部极其适切的道德寓言”。我刚刚收到的3月24日出版的《纽约书评》,也刊有著名学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所写的评论。文章说,《战争垃圾》不仅是写中国人的,它也道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困境――关于祖国、家园、身份,以及人生的归属感。

中国读者读哈金的英文原著,往往可以看出不少会心有趣的东西。比如《等待》里一男两女主人公的姓名,比如用英文逐字对译的中国成语。在《战争垃圾》中,主人公于远的名字,又何尝不能理解为“冤狱”二字呢?我猜,哈金写作时虽以英文落笔,但脑中思考,用的大概仍然是母语。这些东西,老外不一定看得真切。我妄自猜测,也未必得到作者承认。1999年秋,我曾在本报刊出一篇介绍《等待》的文章,提到这些事情。转年采访哈金之前,我将文章传真给尚在埃默里大学任教的他。如果我没记错,他好像不喜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