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吮吸着多学科的甘露,《艺术与科学》丛刊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来到世间。也许她让人们期待已久,刚露头角,便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艺术与科学的握手
时间回溯
1999年11月20日,经过充分的接触和准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并入清华大学,定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此举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被媒体誉为“艺术与科学的握手”。
2001年5月末6月初,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由李政道先生和著名画家吴冠中教授主持在北京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这是国内首次以艺术与科学为主题的大型艺术活动,来自19个国家32所高校的近600件作品参加了展出,作品以绘画、雕塑、构成、工业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艺术家和科学家所作的研究、探索成果。与作品展同时还举办了“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多达200多篇。
正是基于对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探索以及研究成果广受关注的认识,清华大学和美术学院的领导认为,应该创办一份《艺术与科学》研究刊物,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以推动艺术与科学结合研究的持续发展。2003年秋,由四位教授出任正副主编的编委会成立,有意思的是,这四位中两人具有艺术史背景,两人具有科学史背景,无形中体现了两大学科的均衡。学校对刊物高度重视,拨专款给予支持,编委们广泛向国内外对艺术与科学有研究兴趣的优秀学者约稿,清华大学出版社精心印刷,2005年春天,《艺术与科学》带着自信出炉。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综观目前国内的学术园地,各种专业细分的刊物数不胜数,而不同学科结合的刊物却如凤毛麟角。《艺术与科学》刮起学术新风,试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影响读者。
无可否认,艺术与科学是两大不同的领域,各自的思维模式、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都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新中国建立后长期的分科办学,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隔阂,使许多人习惯在自家一小片田地里耕作。
然而必须看到,当今国际潮流正推动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例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其设计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原理为基础,以新材料、新工艺为支撑,以美观、人性化等因素为衡量。在现代汽车、飞机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已有很高的要求,两者须有机地结合,通过设计将科学技术艺术地物化在产品中。再如,随着社会发展,环境设计已从最初的室内设计发展到室内外环境兼顾设计,包括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从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发展到区域设计进而与城市设计相联系;城市设计也不仅是对街道、建筑、绿地等作具体的设计,而是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建筑、景观、交通、环保、人文等多种因素,体现了艺术与科学在高层次上的融合。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最深刻的是计算机引发的设计革命。在计算机建构的信息空间中,艺术设计一改传统的直接用笔描绘实在,而以键盘敲击的数字化方式,创造虚拟形象,选取和涂抹色彩。借助网络可以远程传递设计,异地修改设计。设计革命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手段,更影响着设计者的思维观念。
当然,并非所有的原创性艺术都要与科学融合,许多艺术形式的存在价值往往是以科学理性为对立面而反映出人类的情感属性,是人的精神生活能获得平衡的砝码,这一类的艺术创作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艺术与科学之所以走向融合,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反过来,社会等各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构成某种制约和反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表现为动态过程,艺术随科学的发展会扩展出新的表现形式或是改变以往的表现形式。艺术与科学融合,对科学也不无惠赠。科学技术创新借助艺术形象的类比、联想,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艺术与科学为什么会融合?如李政道先生在《科学与艺术・楔》文中所指出:“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对创造力,我们忍不住会问:人类为什么有求知的欲望,有审美的需求?有逻辑和形象的差异?追根寻源,这都与意识的起源有关,与人类的起源有关,再追下去,就是宇宙的起源。
艺术与科学,引出如此多的问题,《艺术与科学》真可以大做文章。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从人类文明的进步出发,将科学、宗教与艺术形象地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面,他说:“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
明白了?之所以会觉得艺术与科学相距甚远,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还不够高。而努力地攀登,终究会发现:艺术与科学交汇在金字塔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