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霁野:谦和为人严谨创作

2005-04-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李霁野先生是鲁迅创立的“未名社”的主要成员,并一直追随鲁迅先生,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锻炼出来的文艺战士”,“不断追求光明进步的革命者”。他

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并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他生于1904年4月6日,逝世于1997年5月4日。

“五四”总是和鲁迅的名字连在一起,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鲁迅作为文化先驱,用手中的笔振臂高呼呐喊,使许多文人加入到了斗争的行列。李霁野先生就是其一,他是鲁迅创立的“未名社”的主要成员,并一直追随鲁迅先生,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锻炼出来的文艺战士”,“不断追求光明进步的革命者”。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并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他生于1904年4月6日,逝世于1997年5月4日。在“五四”纪念日告别人世,真让人悲痛惋惜,唏嘘不已。

李霁野先生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叶集,这个小集镇南临大别山,西濒史河。李先生幼年曾在私塾读书,后辗转到了崇实中学,并得以认识鲁迅先生。1925年,李霁野加入“未名社”,1928年未名社被查封,他曾被关押了50天。后为纪念被捕获释,李霁野译了《不幸的一群》。1930年,李霁野先生经朋友介绍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任教,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当时,他边教课边继续自己的翻译工作,《简・爱》、《我的家庭》都是在那期间得以面世的。1938年秋,李霁野先生转到北平辅仁大学任教,同以前一样,依然边教书边译书,用四年半的时间译完了120万字的《战争与和平》,遗憾的是,这部书稿在邮寄过程中全部丢失了。后几经波折,一小部分失而复得,算是一种意外的庆幸。

1946年5月,李霁野先生回到故乡,后转到台湾大学外文系教书,业余翻译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壕中》。1949年,他重返天津,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直至1982年离休,翻译了《难忘的一九一九》、《山灵湖》,印行了《海河集》、《回忆鲁迅先生》(后改名《纪念鲁迅先生》重印),并将以前的部分译著进行了校订。1997年,李霁野先生溘然长辞,享年93岁。

李霁野先生是鲁迅研究专家,他在作品中以切身的感受与深情的笔触,描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与性格特点,为我国鲁迅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他生前曾将大量珍贵文物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并于1999年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建立了“李霁野专库”。他与鲁迅先生的渊源始于1924年,那时他尚在崇实中学读书,因谋取学费和生活费用,经常编译点文章换取稿酬。利用那年的暑假,李先生译完了俄国安特列夫的《往星日》,通过小学同学送请鲁迅。当时李霁野心里不免担心:一个著名作家会为一个中学生审校稿子吗?没想到鲁迅第二天就看完了稿子,并约请他商谈修改事宜。后来,鲁迅先生又为李霁野校改其另一部译作《黑假面人》。鲁迅先生严肃的态度给李霁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其辛勤耕作的动力。“我总自勉在译书上不偷闲躲懒,在做事上不苟且敷衍,就因为在我的心中永远存在着鲁迅先生这样一个典范”。

李霁野对于中国文学事业,翻译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各界对李霁野的介绍宣传还远远不够,《李霁野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从这部共九卷、415万字的巨著中,读者能够欣赏到李霁野风格清新、用词考究的散文,胸襟开阔、热情洋溢的诗歌,语言优美、贴近原著的译作和一些不广为人知的书信、附录等。从这部气势磅礴、装帧精美的巨著中,读者也可以感受到李霁野谦和的为人和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