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马歇尔・杰文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有人说,在目前大学的所有学科中,没有一个学科像经济学那样,能够充分地解释和分析如此广泛而复杂的人类行为。心理学家可以解释心理规律和变态行为,预
从书后的介绍中得知,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三一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的三位教授和经济学家,他们用杰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杰文斯的名字拼凑出一个笔名“马歇尔・杰文斯”,从此就可以看出这三位作者对两位大师级前辈和同行的尊敬和推崇。
书中描述了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哈佛大学中的一次教授资格和终身教职评定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位在学术上颇有造诣和发展前景的青年经济学家丹尼斯・戈森(这一名字使人很容易联想起《经济思想史》中以戈森第一定理和戈森第二定理而影响效用经济分析的那位杰出的19世纪德国学者、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人物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面临着晋升终身教授的竞争机会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挑战。
而作为评审委员之一的资深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其原型就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的评价和态度对于戈森的晋升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这部小说中的情节主线是围绕着斯皮尔曼教授的工作和生活而展开的。有意思的是,在此书出版后,弗里德曼教授给出了高度评价,毫不掩饰地承认:“这本小说是如此令人如痴如醉和引人入胜,如此构思精巧。要完整地学习经济学原理,很难找到一种比阅读小说更愉悦和轻松的方法了。”
该书以相当大的篇幅通过一位经济学教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所接触到的人物和事件,展示出他(一个典型的学院派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视角与思维习惯,准确地把握了一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在生活中的情绪变化、直觉感受、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利用经济学家的分析手段和逻辑,他竟然破解出真正的谋杀动机并且准确地推断出真正的凶手。
书中贯穿始终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中的经济学逻辑和分析视角,比如经济学家对时间成本的内心估算与计较(尤其是对可测度的机会成本或经济代价的估算)、对效用最大化原则、搜寻成本和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出神入化般的运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小说中的相关描述和具体情节,我们还可以对美国大学中的教授资格认定规范和程序、各种学科之间的对立、傲慢和偏见以及个体认识差异以及学科之间的鸿沟所引发的诸多矛盾略知一二。虽然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大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许多经验和事实的积累和浓缩。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几位经济学者(小说作者)似乎对文学创作也并非完全是“门外汉”。为了较为自然地衔接人物、事件,小说从头至尾采用了日记体式的白描,间或穿插着主要人物的情绪变化、内心深处的隐忧和相对连贯的思维过程。
小说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知识相当丰富,包括劳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边际效用理论、需求供给和价格理论、歧视经济学、犯罪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同时对其他学科和领域中的学者对于经济学假设及其哲学基础的批评与过度责难也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甚至有些半开玩笑的言论和处心积虑的讽刺已经使经济学家成为当今时代最容易受到嘲弄和起哄的学术群体之一。
比如那位以唯美主义代表著称的奥斯卡・王尔德就曾如此玩世不恭地从经济学角度来描述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有多滑稽:“所谓玩世不恭的人就是那些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对这些东西的价值一无所知的人。”
无论是波士顿大商场地下甩卖的价格策略还是对兽医需求的分析都充分展现出经济学智慧的比较优势。虽然对谋杀案的罪行推断和由此带来的审判结局多少存有一些心理上的“不合理”暗示,作为经济学家的斯皮尔曼最终还是通过边际效用理论和犯罪动机的逻辑分析才察觉到该谋杀案的真凶所在。在这一点上,经济学者有着共同的直觉反应和敏锐的识别能力,这也反映出经济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看完这本小说又触动了我内心积压的一个情结:迄今为止,没有看到过国内小说中有关经济学家生活和思维的描述,更不用说以经济学家为主要人物的文学创作了。希望今后有经济学圈内人承担起弥补这一空白的任务,如有可能我也愿意参与或予以帮助,甚至也许有一天会自己独自进行这方面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