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身没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2005-06-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李约瑟

近日,有幸收到责任编辑孔国平、李俊峰寄来的《李约瑟与中国古代文明图典》。16开的大开本,优质的印装、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即刻吸引了我,使我流连忘返,以

致接连花了几个晚上欣赏、浏览它。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2.9―1995.3.24)博士是科学史界的泰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纪念碑式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享誉全球。正如《李约瑟与中国古代文明图典》封底所写的,李约瑟的传奇经历和他的鸿篇巨制是20世纪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其独特的魅力征服并激励着广大的科学家和学者。李约瑟通过他的大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文化史及中国科学史和医学史的评价方式,从而把中国文明理解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的编辑,我清楚地记得,在李约瑟仙逝那年,我们杂志专门开辟了“悼念李约瑟博士逝世专辑”(详见《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7卷,第5期)。而且,就在此前一两年,还发表了关于李约瑟难题、李约瑟评传、李约瑟的科学史观等数篇研究论文。当我打开10年前出版的杂志,一股缅怀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个专辑中,我们发表了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的《东亚科学史研究的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的《记李约瑟与〈科学前哨〉》、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的《沉痛悼念,业绩永存》以及卢嘉锡、周光召、路甬祥、席泽宗院士的悼词、挽联、唁电。就在这个纪念专辑的编者按中,我们引用了中国古诗“身没声名在,多应万古传”,以表明李约瑟博士的学术贡献和思想永垂不朽之意。现在,顺手拈来,用它来作为本文的篇名,岂不是恰到好处。

《李约瑟与中国古代文明图典》分为天、地两卷,外加附录和参考文献等。天卷用数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简洁的介绍评论文字,勾勒出李约瑟的传奇人生,各章主题分别为中国大后方之旅、畅游神州、“还中国一个公道”、来自东方的文化使者、永恒的家园、世纪伟人等,凸现了李约瑟与中华文明的主题。地卷是李约瑟年谱,从李约瑟出生的1900年一直编写到逝世的1995年,并自然地延续至逝世后的第六年即2001年。地卷以传主李约瑟的生平和学术研究为主线,辅之以当时的世界重大事件、科学背景和学术文脉、李约瑟的友人和合作者的活动、学术界研究李约瑟的概况等,资料相当丰富。附录中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册一览”、“李约瑟荣誉称号与获奖一览”、“李约瑟论著目录”,也很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对于关注李约瑟及其巨著的读者,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者,该书都是手头必备之物。

由席泽宗院士撰写的该书之“序”获悉,主编之一王钱国忠没有读过大学,只有野战医院14年做麻醉医生的经历。从部队转业后,全凭满腔热情和火一般的热心,孜孜不倦地深入到他从未涉足的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现在在自己创建的民间机构“李约瑟文献中心”工作,一身肩负着筹资者、组织者、宣传者、研究者四种职责,再接再厉地无条件奉献着。看到此处,我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如果说1980年代这样的人多少还能形成一些群落的话,那么从1990年代到现在,随着社会日趋物欲化和学界日益浮躁化,此类“不识时务”之人在“生存斗争”和“人工选择”中数量锐减,而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濒危珍稀动物”了。不过,我钦佩王钱国忠的行动,并为之叫好。

(《李约瑟与中国古代文明图典》,王钱国忠、钟守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