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外来务工人员进得了当地图书馆

2005-06-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日前从媒体得知:广东清新县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凭身份证便可以在省立图书馆清新分馆免费借阅图书,阅览报刊,还可以在那里上网查阅各种文化信息。接着又有报道称:北京首家专门为来京务工人员开设的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建工集团分馆的17个图书角开始启用。这些图书角分布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地铁10号线等

十大工程工地附近。从此两万余名来京务工人员不出工地便可享受免费借阅图书的便利。

据笔者了解,市县图书馆一般都是实行凭证借阅制度,即读者先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和押金,再由图书馆发给“图书借阅证”或“报刊阅览证”,然后实行凭证借阅图书和凭证阅览报刊的办法。事实上,外来务工人员因务工的地点和时间不可能固定,加之收入也有限,因而一般不可能在哪个地方缴钱办证。对此,或许有人会说,外来务工人员是来务工的,不看书报也不成问题。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如今都什么时代了?殊不知此“务工”,非彼“务工”也!过去外出务工的人被称为“苦力”,靠“卖力气”吃饭。现在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社会文明了,外来务工者不再是专靠卖力气干活的人,他们中不乏许多中高级学历和职称的知识型工人,他们在工余和节假日同样需要抓紧学习和充电,以便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今年“五一”前夕中央各大媒体集中推出的江苏常州市的“牛仔裤专家”邓建军,便是当代知识型工人一个典型的代表。邓建军原在一线做维修保养工,如果不是17年不间断地学,17年不走样地干,17年不自满地创新,他能成为新世纪的一个杰出的“能工巧匠”吗!可见,无论是本地务工人员,还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都要学习充电,都要读书看报,因为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说了,读书看报,也不失为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外来务工人员客处异乡,大都没带家属,每到工余和节假日,对精神文化生活同样有着强烈的欲望和追求。但外来务工人员收入有限,上书店买书的人不多,加之没有固定的地址不便订阅报刊,业余文化生活格外枯燥贫乏。由此可见,让外来务工人员进得来当地图书馆,能和当地市民一样享受进图书馆读书看报的权利,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