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学教育革命前夜

2005-07-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10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科学译丛》,促发了国内引进西方经济学经典的热潮。很显然,西方经济学有效引入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为另外一些问题所困惑。比如究竟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学?有没有中国的经济学?为什么
大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学的崛起?在经济学的教育当中,师生也存在着这样的困惑:究竟对经济学教育来讲,思想、理念和观点更重要,还是方法更重要?数学在经济学教育当中究竟应该向学生们强调到什么程度?再比如对西方经济学经典教材和原版教材的使用,究竟应该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大家共同盼望的当代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完美结合的教材极少?这些问题已经到了我们应当深入讨论的时候。

为了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梁晶工作室等八家单位联合发起“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80多位院长、系主任和知名经济学者齐聚一堂,就目前国内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师资体系和高校间资源共享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本报撷其精华一二,以飨读者。

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

本科教育培养体系要选择合适体制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现在的本科教学当中遇到很多矛盾,主要是体系的机制问题,最核心的是政府、高校和学生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多本科教育机制下,学生选择空间很小。所以我们说现在建设大学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关键在于个人发展和高等学校自主指导和规范之间,到底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体制。很多大学本科培养的障碍和局限源于这个组织体制。

具体到大学生本科培养当中的问题,第一,学生超量。高校中的40%的都有高深的系统庞大的经济学门类,而那么多人和各种参差不齐的大学生都学经济,是过热了。第二就是学生过早定专业。比如有些学生在17、18岁就报货币银行学,但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对个人来说风险太大,所以专业不能太早设定。而且,应该提倡让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希望能让我们的工作离学生近一点,让社会的需求离学生近一点。

最后,我认为,本科教育的教材建设太重要了。教材建设一定要规范,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推进。我们现在的教材太多。而且越来越学术化、专著化,其实这并不符合教科书的规律。另外,我们教材建设结构上有问题,三年级教科书过于浅显,二年级教科书太深,以上工作都是亟需推进的。

经济学教育应淡化硕士阶段?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学教育目标有一个特定的限定,即研究型大学相关的设定和相关的课程体系安排。中国大学要分层,研究性大学,专门类大学,一般性大学,各大学的定位不一样。如果培养目标就是通用性的人才,进入政府、企业和相关企业当中,提供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用基本的分析方法从事基本的问题研究,那么,作为研究性本科大学,学生知识基本构成成分包括共同知识和通用知识。同时,我们设置了政治经济学,有足够的学分量,另外我们还有资本论的课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更多的考虑,对史类课程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研究性大学里面,学生的第一趋向也不都是要出国的,而是要读硕士,这个时候给他实用性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更专业一些的课程,国际上前沿的课程,还有就是专业课程如公司财务,市场营销,并让学生自由选课。当然,各个大学侧重点不同,像欧洲的大学、德国的大学就更侧重于思想课程,各大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注重社会需求,在发展中共同探索。

另外,我们发现,在经济学教学里面,硕士课程是非常尴尬的问题,硕士和博士课程当中有相当多的重复建设。我觉得从长期来看,应该呼吁把硕士变成过渡学位。或者可以把硕士、博士联合起来考虑,五到六年时间,前面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后面再学习其他的内容,这样博士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就有可能写出论文来了。淡化硕士阶段,然后和博士连接起来,在本硕博连接当中可以有一个时间完成高级课程,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博士研究。

经济学本科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李子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

现在关于大学本科培养目标的变化就是,提出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但我认为,毕业生既不可能是高级人才也不可能是专门人才,因为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在这样一种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可能是最高级或是最新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是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体制之外的,这些都告诉我们本科的教育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学。

那么,社会并没有为经济学本科生特意制定就业岗位,我们学校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提供世界观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文化基础。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中,第一要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的本科生差得太大,而我认为这是专业教育最基本的成果,让你的学生掌握好唯物主义。其二,要使学生掌握雄厚、宽广的知识基础。其三,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实践机会的方法和处理技术,我想这是创造型人才的另一个基础。还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包括数学课程、物理课程,都是需要再加强的。

经济学课程中核心课程的问题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不妨把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核心课程。我发现,关于经济学的定义,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从对象上来定的,现在我们应该从研究方向上定位,主要贡献一套用于观察的数据。

经济学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关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我想就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四年来做的一个金融实验班的项目谈一些体会:

一、现在的金融学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二、这样一个课程里面融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理念,这个理念是不是正确的?

这个实验班是一个研究生的实验班,要求了本科阶段和博士生阶段一共五个模块的25门课程,实验班里的苗子在选拔的时候要求有两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准备,第一个模块是五门课程,即哲学、史学、经济学、法律和心理学,第二个模块是方法的基础,包括数学、统计学、会计、信息管理和计量经济学基础。

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以后有两个模块的课程,第一个是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包括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公司财务、投资学和计量金融学;第二个模块是专业后续课程,以应用课程为主,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固定收益证券等。硕士生毕业后,少数人进入到博士的学习阶段,就有五门讨论课程,第一个是金融制度、政策与中国经济;第二是资本市场、资本金融与中国经济;第三个是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等等。要求博士生在讨论自己研究的方向时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方向。

究竟把金融学课程的配置定位在经济学还是定位在商科里面,这是近些年来大家讨论非常多的。我觉得也许金融学发展到现在就是金融学,把宏观和微观放在一起更重要一些。这个课程体系里面,我们重视了方法论的教育,包括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但同时也要告诉学生,数学仅仅是表达金融理论的思想工具,绝不是金融学本身。其三,任何金融创新,不管是产品创新、交易机制的创新等都可能迅速成为金融实践和研究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求金融学与史学、法学和心理学的教学同时准备进行学科交叉,进行学科综合化的知识准备。最后一点,就是要在课堂上逐渐要求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的同学做作业、写论文的过程当中,要讲中国的故事,写中国的故事,要从中国的积淀当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智慧。这就要求师生们重视中国史学和中国国学。

济学是“一个”还是“多个”

■张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学教学体系和内容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到底经济学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很多个观点,当我们在实际上安排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是抽象的了。这个具体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体系。

一般从经济学的教学体系上来说,政治经济学在教,西方经济学也在教,但是高校又在进行改革,要求大量压缩教学分数,这样大量的课程要压缩。像财政学、统计学等原来都是两个体系,如社会主义财经学和西方财经学,但现在在厦门大学,这些分支学科都压缩下来,没有两个体系了,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以西方财政学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点,同时又把我们国内的应该保留下来的东西,应该吸收下来的东西融合进去了。

但这同时又涉及到经济学本土化的问题。如在金融学、财政学等方面,如何总结我们国内现有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把它真正地容纳到我们的课程体系当中去,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

师资:引进来还是走出去?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目前经济学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学术规范,但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以什么为标准?中国的经济学怎么走?经济学的产生发展是需要土壤的,这个土壤就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所以,我认为中国目前首先应该肯定主流经济学,在中国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学会了英美主流经济学的语言,掌握了人家的方式以后,再谈创新问题。

具体到教学的问题上,就是我们师资到底引进好还是自己培养好。光华管理学院引进了50位博士,但他们开的薪金也很高,这种经验在全国没有办法复制,至少复旦大学没法复制。我认为目前这个阶段,中国还是要自己培养师资。现在有一批三十几岁的年轻人留下来任教,我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出去,目前已经有国外留学回来回到复旦的,我给的工资都是体制内的工资,我们主要是靠这些学生对复旦的忠诚留住他。但他们可能比请过来的高薪教授―――我不是指全部―――还要有工作的实际成效,因为他们在国内薪水非常低的情况下还会认真工作。

我现在把师资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培养的,又有国外视野跟国际接轨的青年。一旦中国的经济学有所创新的话,我想他们会给整个主流经济学添上光彩的一笔―――带有中国文化特色、实践特色、语言特色的经济学。

研究生都送到国外去?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回到最基本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探讨培养本科生的体系和模式。的确,我们很多学校出现了庞大的学生队伍,但并没有一流的教授在教学的第一线。现在中国经济学优秀的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学,这样对中国整个经济学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我们要完成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我们需要非常优秀的一流人才走上教学岗位,这些人从什么地方来,将来从什么地方来?这就涉及到我们培养优秀人才的研究生的教育,我们需要有非常好的学校培养出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能忽视开放条件下经济学研究生体制的特点。现有的条件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大多数的研究生应该送到国外最好的大学培养,这样经过若干年,或者几十年,会出现研究生从国外回流的趋势。日本、韩国都经历这样的阶段,大量国外一流学校培养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国家授课。如果我们国内有20%的学校大量吸收一流国外大学培养的研究生,我想我们研究生教育方面会有很大的起色。我们有国外一流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在国内的大学授课,我们就可以培养自己的优秀的学生了。这条路在短期内我们还很难回避它。

学术成果的评价以及聘用教师的标准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的评价问题。我认为我们不能一味看是否发表在国外核心杂志来评价,因为我们关心的问题很多是中国特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从短期来看,在国外的主流杂志里还很难形成一个主要的话题。事实上我还可以把这个话讲得更深一些,我们在国外工作、学习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国外学术界的评价有一定的腐朽性,比如说在国外发表一篇文章,一般说从写到发表出来,如果五年的话,那是非常快的时间,有的做一个研究10年才发出来,如果一个学科有进步的话,怎么会这样呢?我知道数学、物理学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在建立我们学科制度的时候恐怕要有学科创新,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办适合中国实际的,有规范、标准的学术杂志。这个杂志不能照搬国际上的方法,比如说审稿过程要很现实,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有人说在国外发表文章95%是技巧,5%是内容,所以我们的杂志恐怕还要走一条新路。比如我们要办一个杂志,有一部分文章是要审稿的,有一部分人不需要审稿,并要注意去掉一部分洋八股的问题。

关于人员聘用的问题,我个人看法,从制度上来说,我们不能只招国外毕业的,不招国内毕业的,而是要有统一的标准衡量。招国外回来的学者,要考察他回来之后有没有成功转型,有没有中国意识,能不能把研究方法转过来,这是判断的重要环节。我个人认为,在国外稍稍工作几年,有一定的经验,有转型能力的这种人恐怕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后,自己的博士生不能留,这点我完全赞同张维迎的观点。

相关链接:

1997年5月第一版

2000年9月第二版

2005年6月第三版

“经济科学译丛”:1995年1月,中国经济学界诸多老前辈、中青年学者和海外归国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未来,确定要在经济学教育领域提升国际化水平,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典教材。由此,“经济科学译丛”正式启动,从此,这套被誉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经济学的最大贡献”(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语)的教科书引领了长达10年的国外经济学经典教材的引进风潮,为经济学教科书与相关书的出版重新确立了一个新的出版格式和要求,同时也为国内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讨论打下了一个共同的研究基础。

为什么要引进教科书?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转型当中,中国同时面临着市场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随着进程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经济学分析范式和传统的经济学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使经济学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必须要进行经济学分析范式和经济学教育形式的转型。这个转型当中重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进程,即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而国际化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教材的引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