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大学生们当中流传颇广的有关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另一种是南怀瑾撰写的一系列专题性著作。应该说,以上这两种著作都是以一般社会读者为对象的,故能深入浅出,可读性强。而且这两种书各有特点:冯著以哲理胜,南著因善叙历史掌故而让人手不释卷。
从书名看,是以“讲座”形式对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本书并不是“写”给读者看的,而是在课堂上直接“讲”出来给学生们听的。所以,强调“讲”,并且要求听众能“听”进去,正是本书从形式、风格到内容上要追求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体现在:在叙事风格上,力避堆砌专业性的用语,而是运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语汇,试图将高深的哲理玄思以口语化的形式加以讲解与诠释。尤其注重与受众者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能使读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好似如临其景、如闻其声、故有很强的现场感;在内容上,则追求哲理与故事情节的合一,即除了要讲述种种关于中国哲学的“哲理”之外,同时还要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对这些“精微”的哲理加以解读。其实,以具有情节性的历史典故对高深、玄妙的哲理进行解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中国哲学不仅仅是强调“爱智”,而且讲究“知行合一”,大凡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哲学家,其思想不仅深刻,而且还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从这点上看,本书之所以能将哲理与历史掌故贯通,恰恰又是从中国哲学注重“知行合一”这一传统过来的。所以,透过本书,我们不仅懂得了许多关于中国哲学问题中的“哲理”,而且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栩栩如生的精神风貌;我们不仅能够学会去如何进行“哲学的”思考,而且我们还强烈地受到这些哲学家们人格的召唤,从而学习如何去“做人”。可见,本书在开篇引述了詹姆士关于“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种种精神气质相互冲撞的历史”这句话来作为“语录”,是有深意的。
本书对历史上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叙述与分析,采取夹叙夹议、亦谐亦庄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以讲解故事、勾画人物个性的形式,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时代氛围。因此,说本书兼融哲理与故事性,并不等于说本书仅仅是一种“通俗读物”,是写给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看的;虽然追求通俗与大众化是本书的主要特点。其实,它还是一本具有深刻哲学见解,而且体现了本人学术素养的“学术性”著作。
书中以简略的篇幅,展示2000多年来中国哲学的历史画卷;在对中国哲学家、哲学学派以及哲学思潮的选择与把握上,都力求突出重点;而对于中国哲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梳理,则采用“强干弱支”的方式加以处理,以使读者对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发展线索获有鲜明印象。故这本书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与思想深度,不仅体现在书中随处显露出来的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思想流派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皆作了相当精到的评述,而且还表现在书中提出了其对于整个中国哲学的一种新的通观看法。首先,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对比,指出其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征所在,并且提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天人之道”、“群己之道”、“身心之道”;这三大问题又展示为四个思想环节,即天人论、品格论、功夫论、境界论。这种归纳精辟而独到。其次,本书还提出中国哲学的这一思路与宗教对于天人关系的考察具有可比性。通常,人们都看到中国哲学肩负着像西方基督教那样的给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的功能,但中国哲学为什么能够立身立命?尤其是这种“安身立命之道”的理论形态究竟如何?学术界向来却缺乏研究,或是论述得不太清楚。本书将这个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并加以论证。其中提出的观点不失为学术上的突破。
综观全书,它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贯性,而且从结构上看也相当严谨。由于是作者厚积薄发之作,故在讲解问题时,始终采取会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方法,讲的是中国哲学的问题,但离不开横贯比较,虽然通俗,但不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