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中国长大的日本遗孤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左图:孩童时代的日本遗孤 右图:中国养父母碑(沈阳市)

《日本遗孤调查研究》 关亚新、张志坤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在撤退和遣返期间将数千名儿童遗弃在中国。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这些被中国人民抚养长大的战争孤儿开始陆续回日定居,目前已有90%回到日本国内。关于这段历史,过去很少有人梳理。最近出版的《日本遗孤调查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日本遗孤问题的专著,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该书作者关亚新、张志坤先后用二年时间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日本遗孤情况进行了大范围调查,查阅了3800名日本遗孤的档案材料,走访了百余名留华未归的日本孤儿与尚健在的中国养父母。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遗孤产生的背景、被中国养父母收养的经过、回日寻亲定居的历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用凝重的笔触,撰写了50余万字书稿,以此告诉世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讴歌中国养父母与日本遗孤的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人间真情。《日本遗孤调查研究》一书的作者认为,首先日本遗孤问题是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历史现象。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日本遗孤是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产物。日本为推行侵略中国大陆的政策,曾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最多时达166万人,其中农业移民32万余人。而日本遗孤绝大多数是这些移民的后代。其次,就直接原因而言,是日本战败后所形成的战争灾害的结果。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数十万关东军顷刻瓦解。日本移民在仓皇撤退途中和等待遣返期间,将自己的孩子遗弃。日本遗孤在被收养前,有的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有的疾病缠身,伤痕累累;有的冻饿交加,气息奄奄。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才使这些本该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孩子,罹难于异国他乡。但是,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对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5000名敌国儿童,并没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之以德,用自己的乳汁和从口中省下的粮食把他们抚养长大。

在“育孤之情”篇中,作者为了客观反映日本遗孤这一特殊群体的全貌,通过系统分析3800多份遗孤档案材料,详尽记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日本遗孤的数量及分布、遗留原因、工作单位、文化程度等自然情况,进而得出了日本遗孤绝大多数是开拓团子女、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同期的中国孩子的结论;为使人们对日本遗孤在中国生活全程有所了解,作者以个例访谈形式,采撷了64位日本遗孤和中国养父母的讲述材料,反映了许多中国养父母集国恨与家仇于一身,以博大胸怀和善良爱心收养敌国孩子的感人事迹,记载了日本遗孤在中国政府关爱下健康成长的真实历史。值得指出的是,现在仍有数以百计的日本遗孤留在中国各地生活和工作。他们中间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工人农民,还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他们留华不归的原因纵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对养育他们的人和土地的眷恋。长春日本遗孤、诗人于德水1986年被确认为遗孤身份,同年9月去日寻亲。但因养父母没人赡养,便没有申请去日定居。养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又守孝三年,才于1992年去日。在日生活期间,他无法忘怀第二故乡,作《思乡》诗:“身在扶桑心在华,萍踪万里到天涯。樱花满目惟催泪,夜夜魂梦到旧家。”1995年他重返长春投资办厂,并写诗明志:“不欲声名传后世,拼将热血换和平。世界原本多灾难,铸剑为犁劝耦耕。”

《日本遗孤调查研究》一书还对日本遗孤回日寻亲、回国定居等,以特例加以证明,精选了100多个典型事例;将历史过程进行剖析,把日本遗孤寻亲、定居的各个阶段,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加以研究,从而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作者认为,日本遗孤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亲之情日益迫切,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朴素的感情。上世纪50年代,日本遗孤即开始各种形式的寻亲活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政府为日本遗孤回日寻亲和定居,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并不断进行政策调整;而中国养父母在亟需赡养时,以崇高的爱心,毅然决然地支持孤儿回归故国。作者在书中以大量史实,告诉人们:日本遗孤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他们罹难异国是不幸的,但被中国人民所收养又是幸运的;他们的成长,既有养父母的辛劳,也有亲友的厚爱,还有社会的关心。他们回日定居,不是养育之恩的终结,而是走后之恩的延续;不是相互联系的减少,而是友好往来的增多。他们正以各种方式回报中国养父母和黑土地,在中日友好上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读完《日本遗孤调查研究》后,感到该书尚有不足之处。诚如作者自己所言:“一是受条件限制,对其他省市(区)的日本遗孤未能展开全面调查;二是绝大多数日本遗孤已赴日定居,对他们回日后的生活状况等缺乏第一手材料。”故此,有关日本遗孤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回日孤儿及其二代、三代的跟踪调查,尤为必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有这方面的成果问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