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南通人,与南通籍诗人、作家陈咏华先生无一面之交。不时在全国一些文艺报刊上同他“神交”,从此记住了他的名字。他的十卷本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之际,我惊奇了,并被深深地感动。为他的情、才、人格文品,他的执着、痴情。
陈咏华以写诗起步,以诗作闻名;但他趋向成熟时,有意识地驾
关于他的诗作,不少专家、评论家都已有宏论。他始终热恋诗歌,在诗的海洋里搏击遨游,打一口属于他自己的“深井”,佳作迭出。他的散文,也当作诗来写,融注着诗情哲理,好读,又经得起咀嚼。他的小说,从生活深处汲取素材。不同于一般小说家的是,其作品选材独特,以其诗人特有的审美视角,特有的写作口子、写作通道,表现社会人生的丰富、复杂、多彩。他的理论来自生活,来自创作,灵动、鲜活,有时简直不觉得是在阐发理论,跟当前大量功利的、古板的、封闭的、人云亦云的理论毫不搭界,与他的创作一样,也是从心底涌出来的。暑假里,我肯定先要把那理论卷好好阅读。
作者的人生足迹、文学旅程都是真实、诚挚的。他不图名利,由默默无闻数十年而得到大家的承认,靠的是他的作品。他数十年间写的作品文集中基本上都收入了。没有虚伪,没有骑墙,因此尽管他的有些作品可能稚嫩,有些粗糙,但十卷本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人格的体现,不必要涂涂改改。他的作品是真的,从生活真实努力向艺术真实深化。他的观念是新的,体现着进步的思想、情感的倾向性,且能与时俱进。他的创作是献给生他养他的人民的,没有一己之私欲,努力做到以情感人、动人,以理服人。
作为一个多种文体试验的“吃螃蟹者”、弄潮儿,他时刻磨炼才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追求风格的多样性与相对稳定性,在变与不变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创作的最佳状态。法国评论家布封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都盖上同一颗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明代胡应麟对杜甫诗作的评价是“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我认为,陈咏华是自觉地按照多副笔墨,处理好变与不变、本调而众调的艺术辩证法来从事他的创作、检验他的多种文体试验、多种文体交叉创作、创作与批评互融互补的。
正由于他对人生、对创作如此深情,他的创作始终如“井喷”一样保持良好的势头,有写不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