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图书馆不应另眼相待校外读者

2005-1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过去,到高校图书馆读书查资料只是本校师生的‘专利’。如今,在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民也可以享受到这一‘专利’,与高校师生一样走进学校的图书馆尽情‘充电’。”

百度搜索一下,不久前,这则关于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向市民开放的新闻在全国数十家报刊网站刊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这则新闻能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说明人们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充满了期盼。报道中的“专利”之说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还是个“薄弱环节”。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名“老兵”,这件事也引起了我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思考。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被读者称为大学里的公共图书馆,如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学校没有围墙,任何人可自带书包进图书馆看书、复印。该馆在正门外侧设立了还书箱,读者24小时均可自助还书。日本、德国的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与市立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也称芬兰国家图书馆,完全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壁垒。我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长期为教学科研服务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这种观念:高校图书馆仅为本校的师生服务,这实际上是对图书馆职能定位的误解。那么,高校图书馆为什么不应另眼相待校外读者?

另眼相待校外读者不利于学习型社会之构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三大支柱,尽管它们分属于教育部、文化部、中科院或相关的部委管辖,但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图书馆都必须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眼相待校外读者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办)的总数为1794所,总藏书量超过6.6亿册,配有先进的信息服务设备,如ILAS系统、多媒体阅览室、在线咨询技术平台等。但令人遗憾的是高校图书馆的综合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藏书流通率低于40%,有的还不足20%。换句话说,高校图书馆约有4亿册的图书在“睡觉”,这一数量相当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在推动学习型、节约型社会发展中,高校图书馆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引入竞争机制,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把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的信息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常说:读者是图书馆的“上帝”,离开了读者,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据悉,宁波高校园区图书馆已完全打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界限,合二者的功能为一体,免费向市民开放,免费为市民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成了宁波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文化“乐土”。可见,善等校外读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