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蓝调背后的“蓝调”

2005-1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蓝调百年之旅》 古拉尔尼克等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蓝调”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摇滚乐、爵士乐、节奏蓝调(R&B)、嘻哈(hip-hop)――现今

我们所熟悉的流行音乐,无一不与蓝调有关,而关于“蓝调”的“历史”却一直隐匿甚深,那始终是一条通往整个美国“传统”的河流,它流经广阔大地,轻盈的棉花、压弯腰的黑人劳工……福克纳在《去吧,摩西》里借着黑人老妪的嘴里唱出那首古老的灵歌:

去吧,摩西,去那远方的埃及告诉老法老,“让我的人民离去。”

这里似乎已经上溯蓝调的源头之一,那些夹杂着汗臭、恐惧、哀伤与死亡的灵歌后面,是整个“蓝调”的生生之源,如何去再现一个“声音”的“传统”?为了庆祝“蓝调年”,美国主办方邀请了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总监制,与之协作的既有维姆・文德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样的重量级的人物,也有查尔斯・伯尼特这类独立电影的导演,可以说这是一部用“影像去挽救声音”的“致敬”作品系列,七位导演,同是也是七个颇深的蓝调乐迷,而如今他们能做的不完全是“听”,而是要用七种不同的“影像”去联结“一个声音的传统”,形成七个“私人化”的“记忆结点”,结点与结点盘根交错,去寻找那个声音占领的“领域”,斯科塞斯本人则选取了蓝调的非洲起源,这构成了第一部分《回家的感觉》,当然那也是一次“声音”的寻根,而文德斯则以三个他喜爱的蓝调乐手――蹦蹦跳、J.b.勒努瓦、胡克,他找来一班现在依然活跃的摇滚、民谣乐手,将他们各自翻唱的画面与相应的老歌手当年演唱该曲的历史画面剪接在一起,过去、现在与未来,连为一体,这是他继《乐士浮生录》后又一次在音乐上的“西洋乡愁”,理查德・皮尔斯执导的“孟菲斯之路”,则跟随一辆歌手的大巴来到美国南方文化的中心“孟菲斯”,那也是整个美国南方文化的关键词,《红色,白色和蓝调》则专门探讨蓝调音乐在英国的影响与流脉,而伊斯特伍德本身就是一个钢琴演奏家,他把视线放在“钢琴蓝调”的视阈内,是自然不过的事,此次人民大学出版的《蓝调百年之旅》既可以看做是这七张DVD的补充,同时它也独立成书,可以看成是影像之外,用文字去拼接“蓝调”的另一种努力。书中不但收入了《筑堤营呐喊歌》、《早期南方乡村蓝调唱片》、《芝加哥蓝调,60年代风》等探寻蓝调整体历史的文章,还特意挑选了一些有关黑人文化的文学作品节录,来烘托和突显蓝调音乐的黑人文化精神背景,比如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詹姆斯・鲍德温的《下一次的烈火》、卓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的眼睛仰望上帝》。这样体例既是“影像”的补充材料,又可以看成基本的骨架与逻辑走向。

很显然,蓝调不仅仅是电影的画外音,也不只是他们影像维度上的“填充”,他们“好像自己找上门来,就从收音机或是唱片行里跑出来,一种让我们定义自己之所以和父母那一辈不同的方式,然而后来我们发现另一个更深的层次……每一条路径都指向同一个源头,这就是蓝调。(斯科塞斯)”“蓝调只有一种,说的是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桑・豪斯)”每一种蓝调都在“定义自我”中存在,而事实上本书也便有了两种读法:一面是蓝调的传统在大量的采访、回忆与传记资料的碎片里凸显出来――桑・豪斯,“蹦蹦跳”詹姆斯,李・胡克,铅肚皮……他们做为蓝调上的重要的“据点”,而另一面,是我们该采用怎样的“纪录理念”去捕捉这种在悠长的岁月里渐渐消逝的“声音”,事实上,它决非简单的“影像化”的“蓝调史”,每位导演对于“纪录”的认知不同,他们剪取的“横截面”与“切入点”也完全不同,比如文德斯希望音乐自身来讲述,“为了让音乐成为影片的中心,我很快明白要让音乐自己说话,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录制这些老歌”,为了在画面上“还原”现场,他采用16格的手摇摄影机(一般的摄影机是24格),这样形成的画面不稳定、不规则所造成的时空跳跃的感觉,正好与那个时代的氛围相吻合,要在“蓝调”的“雅”与“俗”张力之间找到存放歌手“信仰与灵魂”的空间,而或许查尔斯・伯尼特来看,一个“故事”的“情境”才是最重要的,大人对孩子的“说教”或许是导演一直要对“假想的观众”所说的话,这里的不同的“纪录理念”,变成了解构“声音”的手术刀,导演依据自我的情感投入把这一种“声音”的艺术形式拆解为不同的亮泽、色彩、曲直……好比是往寂静的湖面投下的七颗石子,每一颗石子的落点、力度都不同,而以每一个石子为中心的涟漪扩散开来,在水面上相交,于是,躲藏“蓝调”后面的那些传统的“整体”,也一并显示出来,当然,这已经不属于简单的“音乐史”的范围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