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动漫如何收复失地?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曾几何时,中国动漫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近年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海外动漫作品占据了绝大部分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这些动漫产品更是以“文化入侵”的方式影响着众多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2005年11月9日,第二届原创动漫艺术大赛“金龙奖”在京揭晓,多位华人动漫作者以创意独具、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作品获得

这一国内原创动漫最具影响力的大奖。这些作者大多是20岁左右,作品有着强烈个人特色,并拥有颇为可观的读者群。同中国庞大的动漫读者群相比,这样优秀的年轻动漫人、这样有特色的动漫作品还是太少了。日前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的“2005华语动漫名家论坛”,香港漫画大师黄玉郎、台湾著名漫画家敖幼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金国平、《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等华语动漫界重量级人物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动漫现状把脉,展望动漫产业的未来趋势。

长足进步难掩发展瓶颈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在1995年开始实施“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简称5155工程),使我国动漫业进入产业整合阶段,十年来中国动漫有了长足进步,但同日本、美国等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动漫产业与其差距甚远,中国动漫产业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发展的因素。

人才决定一个产业的水平和发展速度,而人才匮乏是我国动漫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认为:“创作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是中国动漫产业最亟需的,打破人才瓶颈才是提高中国动漫原创含量,解决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困难的根本途径。”创意的缺失是阻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又一因素。在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年轻一代动漫作者当中,真正有鲜明艺术个性、拿出创意独特作品的作者依旧凤毛麟角,大多动漫作品有着浓重的日韩或欧美味道,故事框架常常流于苍白,这些动漫作品难以赢得国内受众认可,在国际动漫市场更是缺乏竞争力。动漫语言及表现形式单调是中国动漫界的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动漫平均水准不高。“一本漫画除了要有娴熟的技法和好故事,还要有到位的漫画语言。比如《西游记》,中、日、韩都曾将其改编成漫画,故事来源是一致的,为什么我们的作品市场反馈远远不及日韩作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作品缺乏良好的漫画语言。”《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如此分析。此外,资金有限也制约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由于中国的动漫媒体有限,且相关费用较高,使得动漫产业投入产出不平衡,导致这一产业资金链不够连贯。盗版猖獗,抢占了动漫业的一部分市场,也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一大隐患。

政策倾斜带来加速契机

按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计划”,动漫产业将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国家将给予动漫产业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动漫产业。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加上中国潜在的几亿青少年的巨大市场,中国动漫产业成为被业内人士看好的朝阳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契机。

由于中国原创动漫还未具备融入国际动漫产业的水准,因此其资金投入、市场运作以及回收是极其困难的。从政策层面,动漫产业需要用好用足国家现有的有关优惠政策,现有政策可以吸引更多非公有制资金进入这个行业,从而缓解产业资金压力,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动漫人才建设上,目前我国已有动画教育单位百余家,其他规模不一水准参差的动漫学校则为数更多,虽然有些良莠不齐,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热度。

加强对外合作,是使中国动漫产业缩短与国际水平距离,尽快跟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金国平厂长表示,以动画片为例,如果有如下三方面资金来源,收回投资就有可能:一是动画片的电视和电影市场;二是动画片延伸产品,包括图书和音像制品;三是国外市场。现在我国动画片国外市场几乎是空白,缺乏国际市场开发,投资动画片的市场风险就比较大。他说:“在中国动画缺少国际化创意、投资、制作和发行渠道的情况下,与国外合拍不失为一条尽快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行之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先后同加拿大、法国等合拍了多部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利用外方发行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漫画和动画构成动漫产业,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也有着微妙联系。根据成功的漫画改编动画片,可以充分发掘动漫产业的潜在价值,这种做法在日本、美国等国家早有先例,也值得中国动漫人借鉴。内地漫画家姚非拉创作的畅销漫画《梦里人》,由央视动画片部改编成26集动画片,并定于今年12月播出,可看作是国内漫画改编成动画的一个有益尝试。台湾漫画家高永认为,动画与漫画虽然貌似孪生兄弟,但由于动画制作成本比较高,因此漫画改编成动画并不是顺理成章的。如何使得一部漫画具有被改编成动画的潜质呢?首先要有完善的故事情节,要具备洗练的编剧技巧,另外,人物造型设定,背景等细节的设计都要清晰鲜明,这样可以强化观者的认同感。

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今是个强调营销的时代。一部好的动漫产品如何能被读者认识并了解,对于它的市场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利用电视这一强势媒体,是动画产品宣传的首选。诚如央视动画部副主任李捷所说:“动漫作品只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是内容提供,电视媒体则可以为之提供很好的传播服务,是极佳的推广平台。”报纸和期刊则是漫画的极佳宣传媒体,金城社长认为用期刊来宣传漫画,特别是单本漫画出版前在期刊上连载,会对接下来的市场业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乌龙院》――一个动漫营销成功个案

在“2005华语动漫名家论坛”上,除了主办方《漫友》杂志的金城社长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台湾著名漫画家敖幼祥了。

在华人漫画界,敖幼祥是个传奇人物,异常勤奋的他曾画出188本漫画,尤以《乌龙院》系列风靡华人世界。早在1992年,内地就有出版社出版了黑白版《乌龙院》,当时并未获得市场成功。《漫友》社长金城经过严谨市场分析与确切读者定位,将精心策划、全新包装的《乌龙院》推向市场,终于在2003年使其成为内地漫画图书市场一大亮点。

谈到当初为何选择《乌龙院》,金城说:“我看中的是《乌龙院》的鲜明个性,这是地道的中国式原创漫画,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但它又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借鉴了日本、欧美漫画的语言与技法,内容诙谐通俗不失健康,有着高度的商业性。”

虽然《乌龙院》是一套老幼咸宜的漫画,但金城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将其读者定位过于宽泛的理由:“一本定位成适合任何人读的书,往往是任何人都不喜欢读。《乌龙院》的核心读者是青少年和儿童,而核心读者并不等于全部读者。”因此他们在运作《乌龙院》时,完全尊重这一核心读者定位设计细节,从装帧、开本、定价都进行了精确的评估。比如,封面封底采用了大红的主色调,异常醒目,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视觉惯性。

在营销渠道上,《乌龙院》兼顾了全国各地图书批销市场和书报摊“二渠道”与新华书店“主渠道”。在宣传推广上则充分利用《漫友》杂志及其旗下杂志媒体,对《乌龙院》进行连载,杂志的读者群因此成为《乌龙院》图书的潜在读者。在成功推出《乌龙院》的过程中,《漫友》杂志又进行了《乌龙院》、敖幼祥及自身品牌的打造。

《乌龙院》系列是原创漫画产品策划营销的典型成功个案,创下收视纪录并带动相关图书热销的《哪吒传奇》则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又一传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漫产业来说,仅有《乌龙院》、《哪吒传奇》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动漫产品,或许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努力,距离中国原创动漫收复被日本、欧美动漫产品占据的失地就为期不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