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此事不关英语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去年12月份,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译文》杂志共同承办的首届CASIO杯翻译竞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花落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姚登南手中。今年6月26日的《文汇报》又出猛料:在最近一次的复旦大学汉语

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

两条新闻一出,媒体上就涌现了一篇篇基于其上的文章,或慨叹国人母语能力下降,或挖掘其后深层的原因。这种慨叹,这种挖掘,是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当下潮流的一种逆阻。但是,看到相当一部分作者都认为国人汉语能力的降低,是因为教师或家长太重视英语学习,而忽略了汉语学习之故时,笔者不禁有些疑问。

疑问之一:国人汉语能力的降低,为什么独独与英语学习有了干系?我们都知道,学校除了开英语课,还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从学时上讲,英语课并不比另两门主干课――语文、数学――多;还有,其他辅修科目的课时总和也远远超过英语课时。按照上述作者的逻辑,学生母语水平低,应该与各门学科都有关系,为何独独拉上英语?

疑问之二:英语真的是汉语的克星吗?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的薛涌先生在一篇名为“现代汉语不对外语开放就会变成化石”的文章中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解释了汉语的危机:从内容上讲,汉语世界的文化创造力太弱,汉语里可看的东西不多,于是汉语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从形式上讲,汉语是象形文字,引入外来语时即使采用音译的办法,也面临着一个把拼音文字变成象形文字的转换;用意译则更费时费力,根本无法跟上外来词涌入的速度。据此,我们可以推出,中文的这种危机是自身的,与英语无关。相反,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存在、发展,倒是促进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丰富、发展。

国人真要深究学子母语堕落的原因,应该从对学习有决定性作用的考试体系以及整个民族高层次审美情趣熏陶等方面入手,干吗非要拿英语说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