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红学研究应允许百家争鸣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期,作家刘心武出版了《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两书,销量可观。刘在这几本书中的一个主要论点是,解读《红楼梦》应从秦可卿入手,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秦学”……这让主流红学家颇为不屑。

不少学者认为刘心武的“红学”研究是为了轰动而不顾学术规范,甚至有生编硬

造的嫌疑。其实,“红学”作为一门学问,无论是作家刘心武也好,还是普通爱好者也罢,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从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观点来看,是有助于繁荣“红学”的。可是,仅仅因为刘心武著作的轰动,或者观点上的剑走偏锋,就要与之“理论”,甚至要“群起而攻之”,这不是明智之举。

就学术的观点而言,刘心武提出“秦学”并非没有根据,他的考证也很详尽,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从以往的陈词滥调中突围,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和胆识。而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从刘心武早年的《红楼启示录》就可窥见端倪,该书的一版再版,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刘心武对《红楼梦》研究的独到之处。只要能被人认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这样的观点都是好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现在很多人对刘心武的嘲讽和责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学术争论的范畴,转向人身攻击了。

无论是谁,在学术研究上都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定论。毕竟,在我们当前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复原历史,即使今天所有的“红学”研究的基础――《红楼梦》本身也真伪难辨。在时间的更迭和历史的演进中,很多事情已经被改变,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古人,揣摩古人的想法,是需要冒险精神的,而结果往往也是有偏差的。所以,刘心武的研究可能存在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反思。“红学”研究了这么多年,为何生机不再,学术界各自为战,各持一端,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了新的“名利场”。

“红学”研究应该允许百家争鸣,刘心武的观点也应该得到尊重,无论偏颇与否,大家都可以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谈,可以存疑商榷,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诉诸文字印成书籍公之与众,让读者来鉴定,让时间来检验。既然刘心武都有这样的勇气,那么真正的红学大家大腕们也不妨一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