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画家的文化思考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视觉那城》《一米的守望》 许江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画家写文章,可以说是中

国的艺术传统,将近七百年来,画家而不擅诗文,几乎成为画家之耻。近百年中国画坛虽说是斯文寥落,但仍然出现了诸如陈师曾、丰子恺、林风眠、潘天寿、倪贻德这些文笔与丹青同辉的人物。老画家吴冠中、黄永玉等人近年的写作声誉,更远远超出美术圈之外。相形之下,新一代画家从事著述的毕竟不多。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近半个世纪中国美术教育重在技艺训练,而疏远了学艺者的思想开发,淡化了艺术的人文情怀这一历史教训。

许江是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授。他在艺术创作和绘画教学上勤学多思的习惯,为美术圈内的朋友所熟知。他常常摆脱习惯性眼光和习惯性思路,提出一些大家习焉不察的问题,在当代美术家中间显得十分突出。他对国内美术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无所作为,怀有沉重的隐忧。自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以来,在加强学生人文教育方面实施了多样切实的改进措施。可以说,许江是当前各地美术学院中对人文教育最感兴趣,也最为关注的学院领导。几年来,他力图改造作为谋生技能的美术教育,为它添加人文精神分量。而这种努力的基础在于艺术思想的汇通――关注历史,立足当代,中西、古今的连结与映照。我曾评说他的艺术是“身在桥上”,即受到历史和现实、本土和异域、此在和彼在……的吸引与牵制,时时“瞻前顾后”。这种心境固然减少了作为艺术家的随心所欲和随遇而安,但反过来赋予他的艺术深沉、厚重的品性。这种品性也表现在他的文字中。他自己说,由于“工作需要”,近几年“从画家闲散状态中被逼而出,匆忙面对……从艺术家的立场里对诸多文化之事提出看法”。实际上,他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不自今日始,只是工作环境促使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促使他突破画家习惯的生活圈子,放眼四顾,于是形成绘画作品与写作的双向积累。

许江的新书《视觉那城》和《一米的守望》探讨了我们今天如何观看这一有趣的问题。《视觉那城》围绕视觉中的城市展开,既是“对城市历史和人文机缘的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所暴露的文化问题的思考。《一米的守望》是他对当今这个所谓“图像时代”绘画艺术命运的探讨,透过绘画艺术,思考当代世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各种问题。诚如作者所说,书中收入的文章是他生活中“画”与“话”两条线索的交织,表现了一个关注当代生活的艺术家的所思所虑。邵大箴注意到,这两本书中出现最多的字是“望”与“思”。许江注意到图像复制时代的观看习惯,凝神静观已经被匆匆瞥视代替。而他在质疑这种观看方式的时候,提出“思考―观看”,以弥补条件反射式的“一瞥”。他善于从人文景观中感受一种文化境界、一种心理韵致,一种文化“灵光”(本雅明)。他写西湖,说西湖“恬淡平远的墨色浸染了杭州人的气格,使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墨韵的冲淡旷达”;他记写乘火车或者由机场乘车经机场高速路,穿过一座座立交桥进入北京中心地带的感受,那种出神入化的概括与精微的统一,大概只有在大自然中的写生经验而又兼具诗人禀赋的画家才做得到。

2003年,许江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策划了一个名为“地之缘”的文化活动――以杭州为起点,对曼谷、东京―京都、德黑兰和伊斯坦布尔作综合的艺术考察。这次考察活动的笔记,集中体现了许江“思考―观看”的特色。与一般游记之不同,在于作者特有的文化结构和特有文化身份,笔记融合了绘画的观看、历史的思考和诗的抒发。在伊斯坦布尔海滨,在分隔和连结亚、欧,东、西和今、古的结合点上,他和同伴观看、思考和倾听,他和同行艺术家、思想家的谈话延至深夜,“在东西方之间,在12点或中国的子时”……充盈着色彩和阴影、思虑和想象的眼界和思路,使他的文字既具鲜明的视觉特征,又具多层多义的思考脉络。艺评家苏旅认为许江身上同时存在着“南方才子多愁善感的诗性和西方表现主义锋芒和深沉的理性思考”。这种不同特质的扭结,使他的文字宜于咀嚼、品味,而不宜于畅饮。读他的书,使我想起郭沫若为他《美术考古一世纪》译文的艰涩所作的辩解――读学术书籍有点像吃核桃,敲击硬壳、剥取果仁,亦有乐趣寓其中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