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的出版社多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表现为在某一政府部门或与政府部门有相似职能的部门主管、主办下,出版与该部门管辖范围有关的出版物,带有比较浓厚的行业特色。当我们称某出版社为专业出版社时,倒不如称之为行业出版社来得更为准确。
这种行业分工的出版社在成立之前,就已确定了出版范围,在一定
行业分工的出版社,出版、发行事业大多是依托本行业,因此从出版上说,由于具有本行业的资源优势,这样的出版社可以将本行业各方面的人才网罗,形成颇为可观的作者群,并转化为出版优势。这种出版优势,一方面表现在该行业出版信息较为灵通准确,另一方面显示出出版物较有权威性。可以说,行业出版社为新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播积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发行上来看,由于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可以充分利用本行业的网络覆盖,将自己的出版物,除通过新华书店外,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发行。
这些按照行业分工的出版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不必为经济效益发愁的,选题策划和发行或称市场营销也考虑得不多,应该说这些出版社初创时更像一个出版加工的地方,选题和发行基本上不用出版社操心,出版社的中心任务就是将出版物编辑精细,不要出错。这种特点和计划经济时的国有企业类似,原料和产品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愁的,你只管加工好了。后来有人将这样的企业称之为生产加工型企业。由于不考虑经济效益,行业分工出版就在出版积累上占据一定优势。有些需求量极小或读者群极少而又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行业特色的出版物因此得以出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分工的出版社面对这种变化,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政府部门在不断调整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位置。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这些行业出版社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不均衡。那些主管、主办的上级单位已经弱化的出版社生存和发展极为艰辛,而那些主管、主办的上级单位行政力量仍比较大的出版社生存和发展就比较乐观。这种状况进一步表明,曾经衣食无忧的行业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
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所谓的滋润与行业优势不可能永远保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将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市场和社会进行管理和调节,既然出版也是有其市场属性的市场行为,自然要受市场的检验。那些当前颇为艰辛的行业出版社面临的窘困,很可能就是目前尚乐观的行业出版社明天要直面的。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缓解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一些行业出版社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出版方向,大量涉足无关行业范畴的出版物,使得自己出版的图书能为更多的读者认同,更加接近市场,出版社也因此更靠近综合出版社的模样。我们看到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文学类、经济类、生活类、卫生保健类、少儿类等图书是大多数出版社所青睐的出版方向。这种现象,应当说是出版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出版业要改革,就使得各出版社对行业的依托越来越小,对市场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大。这种转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出版业原有思维的一种根本性转变。找到适合自己开发的市场,进而熟悉市场、适应市场、掌握市场,甚至引导市场、创造市场,对行业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探索、试验乃至失误、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在这个转变或者说在这个探索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原有出版特色的丢失,值得引起注意。任何出版单位,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版特色,没有自己的出版优势,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都很难在图书市场上找到相对长久的立足之地。没有特色的出版社,实际上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特色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途径而逐步确立,但这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内地的行业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就已具备了出版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出版实践,行业出版社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出版经验,并在读者中确立了颇为鲜明的出版形象,具有品牌效应,这实在是一笔相当宝贵的无形资产。轻视这笔资产,忽视自己的特色,盲目扩展出书品种,不应该成为行业出版社面对市场的最佳选择。行业出版社需要做的,是在失去行业垄断、行业保护的情况下,如何将自己的特色图书做深做新,做大做强。也就是说,不靠行业垄断,而是靠特色“垄断”去参与市场竞争。
行业出版真正变成特色出版,或许是行业出版社在出版改革的大潮中最需要考虑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