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卡波特娇嫩的处女作

2005-1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10月24日这一期的《纽约客》上周刚刚寄到北京,等待多日的杜鲁门・卡波特传说被毁已有半个多世纪,去年才重新现身的小说处女作《夏日的跨越》(Summer Crossing)的节选就在其上。

10月25日,也即《纽约客》刊出节选的第二天,兰登书屋出版的此书正式上市。蓝色的封

面上,是双手挽发后望的海边少女。书厚142页,刨去前言后记,按中国标准,一部中篇而已。卡波特当年把书稿写在“四个作业本子”上,后于1966年把它当垃圾扔掉了,不料被人捡起收藏。

小说的主人公是17岁的姑娘格蕾迪・麦克尼尔,她爹妈都是纽约的社交名流,要去欧洲过暑假――书名中的“跨越”即有“跨洋远行”之意,另一种“跨越”则是就社会等级和文化鸿沟而言,格蕾迪不愿意跟父母出游,宁愿一个人留在闷热的纽约,因为她迷迷糊糊地爱上了停车场里的服务生,一个没文化的,而且举止粗鲁甚至有暴力倾向的犹太裔退伍大兵克莱德・曼泽尔。

“跨越”之后即是冲突,爱恨交织纠缠,情欲的气息与纽约夏日的天气混合在一起,令人隐隐感觉到危机将至。

《纽约客》六页的节选到此为止,单拿出来,应该是个不错的短篇,但全书此后又写到格蕾迪和克莱德秘密结婚,格蕾迪怀孕,她姐姐爱宝发现此事,父母于是急着回国,并让格蕾迪青梅竹马的男友彼得紧急干预。有评论说,小说情节没有充分展开,越写越落俗套,虎头蛇尾云云。

从语言上来看,也确实相当甜腻,且略显造作与酸涩,用“娇嫩”二字形容,当不为过。然而,初读之下,即感觉与卡波特的名篇《蒂凡内早餐》颇有几分相似――就连阅读的过程中,浮现在眼前的、在灯红酒绿的街头到处闲荡的格蕾迪,也是奥黛丽・赫本的模样――她主演了《蒂凡内早餐》的电影版。

1944年写作此书时,卡波特年方十九,白天到《纽约客》杂志当跑腿送稿子的小厮(不久后遭辞退),晚上出去泡酒吧――据说花的都是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的钱,夜深时回到布鲁克林的地下室。他没有打字机,甚至连像样的纸也没有,却一腔文学热血,在学生用的作业本上,只手开始自己的梦想之旅。

但《夏日的跨越》写写停停,终遭遗弃。他后借《别的声音,别的房间》(1948)一举成名,又以大受欢迎的《蒂凡内早餐》(1958)和“新闻小说”《冷血》(中译本古怪地改名为《凶杀》)载入美国当代文学史册。好莱坞今年推出的电影《卡波特》,即取材于《冷血》。

杜鲁门・卡波特生于1924年,死于1984年,死时尚不足60岁。

1955年,31岁的杜鲁门・卡波特/摄影:理查德・阿维顿

《夏日的跨越》

《夏日的跨越》选译

百老汇是一条街,也是一处地域、一种氛围。从她13岁起,所有那些冬天,在里斯戴尔小姐上课时,即使可以称之为逃课,而且经常如此,格蕾迪一直在做着秘密的、每周一次的进入这种氛围的探险,诱惑最初来自在派拉蒙和斯特兰德进行的乐队演出,从来不会在第五大街以东,或是斯坦福德和格林威治的戏院里放映的新奇电影。不过,最近这一年,她已只喜欢四下漫步,或是站在街角,让人潮从身边穿流而过。她会呆上整整一下午,有时直到天黑。然而这儿从来不会黑暗:整天亮着的灯光在傍晚时变黄,入夜便白亮,还有那些面孔,那些被梦境捕获的面孔,此时大都对着她一一浮现。隐姓埋名是这种快乐的一部分,可一旦她不再是格蕾迪・麦克尼尔,她便不知道是谁将她代替,一种她不知其名的激情,让她兴奋的火焰雄雄燃烧。她从未对任何人提及:那些目如珍珠、散发着香气的黑人,那些男人们,穿着丝质或海员式衬衣,粗衣陋服,或身穿大衣与浅蓝色西装,那些男人们观望,微笑,继而说道:你要去哪儿啊?有些面孔,好像尼克游乐场里负责找零钱的那位女士,是不属于任何地方的面孔,是绿色眼罩下的绿色暗影,是浸泡且浮动在焦糖般甜腻的空气中的夜之雕像。快点儿。门口的大喇叭叫道,猛然打断了这闪亮的悲号的节奏,加速了行将崩溃的感觉:跑啊――离开这白光,跑进真切的、没有性感的、全无喧闹的、欢乐的黑暗。这种令人着迷的恐惧,她从未说与人听。

在百老汇外的一条小巷,离罗克西影院不远,是一座露天停车场。一处凄凉而看似荒地的所在,此地唯一入眼的,是一片爆米花店和卖海龟的铺子。入口处有块标牌,上书“尼莫停车场”。这儿很贵,也非常不便,但今年早些时候,当麦克尼尔家锁好自己的公寓,住进康涅狄格州的房子之后,格蕾迪便开始在开车进城时把车停在这儿。

四月的一天,有个小伙子到停车场来上工了。他叫克莱德・曼泽尔。 康慨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