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对话架起比较和沟通之桥

2005-1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欧阳康教授主持的《当代英美哲学与哲学家研究丛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该丛书包括《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和《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共三部著作。其中前两部著作是欧阳康教授以中国学者的身份,约请当代英美一流哲学家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

的论著集结,既有一批顶尖级学者对当代英美哲学宏观背景和主要分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的全景式分析,也有当代英美乃至世界哲学界影响卓著的一流哲学大师的学术自述;而《对话与反思》则荟萃了欧阳康教授与当代世界一些著名学者的学术对话,反映了作者对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感悟和对当代重要哲学问题的多维反思。下面重点介绍后一部著作。

《对话与反思》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为“对话与交流”,收录了作者与当代世界著名学者所做的八篇学术对话,展示了东西方学者之间的心灵碰撞与沟通;第二编为“体验与感悟”,收录了作者先后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古巴、俄罗斯等地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所感所悟,勾勒了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西方世界;第三编为“探索与反思”,汇集了作者对当代英美哲学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反映了作者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路与创见。在一定意义上,本书是近年来哲学界提倡对话研究的典范之作。

众所周知,哲学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固有的学问。在中国,作为独立学科的哲学是伴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传入而从西方引进的。由于这种原因,中国学者在从事哲学研究时,长期以来不得不依傍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即使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也不例外。胡适、冯友兰等学者就是借鉴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才建立起中国哲学学科的。但是,哲学毕竟是一种具有强烈民族性的文化形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就具有非常不同的特质或特点。这样一来,一方面,要建立普遍的哲学学科,就不能不依傍西方哲学的范式;另一方面,既然不能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又不得不面对中西哲学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只要是在中国并由中国学者所从事的哲学研究,不管其具体研究对象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传统哲学,其实都潜在或隐性地属于某种比较研究。可以说,自从近代中西哲学和文化交流以来,比较研究就成为中国学者实际上奉行的哲学研究方式,尽管专门以中西哲学比较作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并不很多。

在世界哲学的版图上,如何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之间架设沟通之桥,一直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中西哲学的交流主要采取翻译的方式进行,即把西方哲学著作翻译成中文,同时把中国哲学著作翻译成西文(以前者为主)。中西哲学比较也往往更为重视案头的文献梳理和比勘。但是,这种方式是有很大局限的,因为存在着许多阻碍彼此了解的“间距”,而学者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对话则为跨越这种间距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当来自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家面对面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时,鲜活的现场感使他们的见解中的同和异都变得清晰可解,这才是更切近也更有效的比较。正如书中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Richard Rorty)所言,中国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与西方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之间存在差异,实际上也不存在所有文化和所有哲学家都感兴趣的“哲学问题”。因此,与其问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不如问中国和西方思想家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关注的、解决了的、没有解决的和正在面对的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欧阳康教授深切地意识到,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当代世界哲学的平等对话;同时他又指出,对于为什么要开展这种对话,对话到底应在什么基础上展开,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可能,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对话,人们往往对此缺乏自觉探讨和亲身实践。他利用多年前到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长期来经常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出色的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与当代世界一些著名学者进行直接交往和对话,其中包括对美国著名哲学家彼得・赫尔的访谈,对美国解释学哲学家乔治・格雷西亚的访谈,对英国著名哲学家斯蒂夫・富勒的访谈,对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大卫・斯克威卡特的访谈,对古巴科学院院士、著名哲学家龚萨里兹的访谈,对英国科学院院士、威尔士大学副校长凯斯・罗宾斯的访谈,对俄罗斯学会会长楚柏斯的访谈,对美国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科布的访谈等,内容涉及到当代英美哲学走向,文本、解释和解释学哲学,社会认识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当代古巴的哲学与社会主义,欧洲一体化运动与当代英国,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探索与思考,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等非常广泛的话题。本书记载了作者与国外学者对话的感悟与见解,对于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哲学对话,促进不同哲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当然,本书只是一个开端。伴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包括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的巨大进步,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之间的相互往来更加频繁了,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各抒己见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跨越地域和文化传统壁垒的国际学术合作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通过对话增进和积累共识,同时宽容对待差异,这将是人类迈向持久和平的重要条件,而哲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