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绞刑架下的“美丽人生”

2005-11-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绞刑架下的报告》 (捷克)伏契克著 徐伟珠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从门到窗子,七步;从窗子到门,七步。”

即便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都还会对这句

话有印象,它是捷克作家伏契克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对庞克拉茨牢房的描述,曾经长久地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作为革命教育读本为我们所熟悉。上世纪40年代,欧洲的伏契克通过他的笔,作为一位民族英雄和反法西斯战士,他的狱中故事在意识形态诉求相仿的红色中国广泛流传,耳熟能详,榜样的力量激荡人心。

斗转星移,年轻的读者慢慢疏远这些革命经典和革命英雄。1989年11月捷克丝绒革命之后,伏契克更是被淡忘,关于他的资料也从汗牛充栋转为稀松零星的境况。在捷克国内,还出现了“伏契克是炮制出来的”的声音,关于他的博物馆也被关闭。

然而,古人曾说:书籍自有其命运。经典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自有它特出的魅力。何况,《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一个向死之人的自述,在艰难而激昂的革命运动和非正常的死亡背景下,这份背对生活者的自述尤其显得从容、大度、辽阔,在异常平静的文字下折射出对生活热烈深沉的爱。

《报告》中,佩切克宫的候审室就好像是一间电影院,折射出人的一生和生活中最细小的片段,那是关于母亲、妻子、孩童,被摧毁的家园和不复存在的生命的影片。这些影片充满恐怖和决绝、憎恨和爱怜、忧虑和希望。伏契克说:“在这里我上百次地观看了关于自己的影片,上百次重温了它的细节……”在伏契克的影片中,令他孜孜不倦重温的细节是对关在同一座监狱不同楼层不通音讯的妻子的牵挂,“每个早晨和夜晚,我都执拗地侧着身子,朝着古撕蒂娜的方向,给她唱她最爱听的歌”;是对同室狱友老爹佩谢克没有乐感的歌唱的记忆;是对被他称为“雕像”和“木偶”的各种人的回忆,尤其是“木偶们”的彷徨和忧郁思绪……行文克制沉着,感情的激流深深地隐藏在文字底下,读后令人难以忘怀。这好像不是一个即将上绞刑架的革命者的记述,没有那么多直白的豪言壮语,与其如此,那些对生活细节脉脉含情的回忆和不动声色的叙述反而特别打动人心,在半个世纪后语境大变的今天,仍然引起共鸣,使阅读者默然。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一个人在一个惨烈的非常年代对平常生活的怀想,虽然是向死之人背对生活的自述,却通篇都是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灿烂的、让人喜悦的力量,这大概也是《报告》不仅作为革命文学,而且作为经典流传的原因吧。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新版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还收录了有关对伏契克的调查和考证的文字,以及伏契克夫人的回忆文章,线描风格的版画插图寓意丰富,使单一的文本显得多元具足,异彩纷呈,隐约透露出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阅读本身的变迁,折射出丰富的社会文化视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