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学生缘何不爱读名著?

2005-12-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名著被动漫、游戏和网络小说冷落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下的中小学生名著读得越来越少。在课堂之外,他们经常拿起的是漫画、时尚读物;在家里,他们点击

网络小说,拿起游戏手柄。

一个高二的学生告诉我们:很多名著都太古板了,网络小说和漫画轻松有趣,比名著好读多了。名著读起来费劲,还有很多地方读不懂。读过《巴黎圣母院》,里面有一章,全是在议论建筑,看得自己兴致全无。老师曾号召全班同学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但自己实在没有耐心读完,书太厚了,而且哲理议论太多太枯燥了。还读过其他一些西方小说,心理描写都太多了,??嗦嗦的。

另一个高二学生有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玩网游。“西方名著?就读过《圣经》吧,还没读完。”他表示,以前看过电影《耶稣传》,然后经过别人介绍,就读了一会儿《圣经》,开头的创世纪和出埃及记的故事很好看,后面就越来越没意思了。

高三学生听我们说起名著就抱怨:哪还有时间读这些杂书,就快高考了,平时作业就多,周末还有家教,烦。

初三学生的回答则直截了当:外国小说,不喜欢读就是不喜欢读。里面的人名太长了,记不住。

在北京的很多书店里,漫画书栏处都聚集着很多学生,或站着,或坐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捧着书阅读。而中外名著栏处,行人稀少。

经典名著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次要的角色。一部著作能流传下来,必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名著之中的审美意义、价值判断均可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作用,而在当下,名著的这一引导作用以及其他教育功能,在渐渐被削弱。动漫、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中学生的视野,它们所带来的,是更为直接的感官愉悦。

专家:青少年的阅读应是引导之下的阅读

学生们冷落了名著,原因何在?只是我们的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在走下坡路吗?几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北大教授、文学批评家曹文轩指出,现在的青少年读好玩的书、有趣的书、所谓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书,那些书已经充斥了他们的阅读空间,所以名著、经典都不读了。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中,大家都在宣扬儿童的阅读是一种快乐的阅读,但这个快乐的定义是非常狭隘的,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快乐”,而不是快感。

曹文轩曾给儿童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儿童文学不是给儿童带来快乐的文学,而是给儿童带来快感的文学,这种快感中包含喜剧快感与悲剧快感,而悲剧快感可能是更重要的快感。现在大家所谓的“快乐”就是好玩、嘻嘻哈哈、笑,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青少年的阅读才会变得狭隘。孩子们应该多读一些经典性的作品,但不排斥阅读好玩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对孩子也非常重要。他提出,现在的阅读生态是有问题的。孩子们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审查之后的阅读,或者宽容一点说,是一种被引导之后的阅读,但是我们现在不引导,更不审查。

“中学孩子们的阅读基本是自发的阅读,缺乏引导,经常是班里同学读什么,他就跟着读什么。这种原生态的、缺乏目的性的阅读普遍存在。”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指出,很多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多时间来读名著了,哪谈得上引导学生?当然出版界也有责任。“我常常听到出版界的人士抱怨,儿童诗集太难卖了。出版界基本上都是唯市场论的。”他告诉记者,有极少数的几所学校,自己制定了“读书节”,这样的形式就很不错。但是社会对世界图书日、“读书节”的宣传远远不够,这些节日本来能产生的影响也就没有发挥出来。

“问题的症结在于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太过功利和浮躁,在于从大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小学整个教育人才培训机制的不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指出,学生作为受教育群体是无辜的,中学语文老师文学素养整体下降,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应试教育的压力,没有精力来恰当地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环境面前,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更何况事倍功半的文学名著导读呢?学习考试的压力无情地剥夺了中小学生们读名著的精力和时间,书山题海还应付不过来,何谈读那些修身养性的“名著”。

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在现在的整个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没有关于“名著导读”这样的课程。那些所谓“速读”、“精读”式的二贩子阅读方法则有害无益。

出版界:以时尚诠释经典

在当今的出版界,所出版时尚读物数量远远大于经典名著的数量,到底出版界对中学生的阅读趣味产生了什么样的引导?对现在孩子不读名著的现状,出版界又是如何看待?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纯跃认为,中学生不读经典,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关。另外,多媒体时代带给了他们太多的诱惑,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对于目前出版界时尚类小说出版情况比名著经典好的现象,陈纯跃认为应该客观地来看待,一方面名著的阅读市场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差;另一方面是出版界在尽量弥合“曲高和寡”与读者的现代阅读趣味之间的距离。

多媒体如电脑游戏、网络媒体等等导致了读者的分流,中学生尤其小学生也还没有意识到经典作品对他们的益处,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出版者还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他提出,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要注意到经典作品形式上、文本上的呈现方式有没有与时俱进。应该重新包装经典、设计经典,给经典添加上时尚的因素,增加其附加值,让孩子们一拿到这本书就很喜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图书装帧设计家缪惟进一步指出,名著所描写的以大历史时代为背景的生活和我们的现实尤其是青少年有隔膜,这不是名著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现在出版界的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对于名著的“现代性阅读”进行转换性的创造,选取其中适宜的东西、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接受。

“一些名著受到冷遇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有点语出惊人。他认为,中学生不爱读名著,要从名著本身和中学生读者群体两方面来找原因。诸如《双城记》、“三红一创”这样有很强时代性的作品中学生不爱读是很正常的,名著的故事事件、文字、人物性格等方面会和现代读者的阅读取向有落差。他提出,对故事、人物、语言三个鸿沟,出版者有义务填平,如果不能提供原汁原味的文本呈现,中学生的阅读自然会有隔膜。但他同时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精神,名著的更新淘汰和时代进步是同步的。

青少年阅读生态:需要社会的关心

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但是,五年来,中学生冷淡名著的现象依然没有出现多大转机。

除了学生们的自身因素之外,这首先要归责于我们的校园教育。一方面,中学的图书馆普遍缺少经费的投入,藏书甚少,并且无法完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难以借到想要的名著。在一些富裕的地区的中小学,这个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可是在很多相对贫困的地方,中小学各项经费短缺,难以谈得上对图书馆的完善。然而关键的是另一方面:考试制度。尤其是现在的高考制度,使得全国的高中师生把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点:高考。纵使教育部已经多次宣布减负,但是大家心照不宣:谁减负谁“吃亏”,谁都不敢冒减负的险。课程、作业依然繁重,现存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很多学生们过度注重分数,从而难以分出精力――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另外,素养的提高是轻易难见效,而阅读名著需要大块的时间,从而导致在很多人看来,阅读名著对考试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采访中,诸多专家、学者呼吁,希望国家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教学大纲中的推荐阅读书目都能出现在各中学的图书馆中。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引导。同时,高考是一根指挥棒,为什么不可以充分利用高考的引导作用呢?

某报曾刊登了一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高考中文试题:其一:20分《红楼梦》中的宝玉不思攻读,《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屡试功名,试比较二者个性的不同。(不少于250字)其二:20分在《儒林外史》中王冕同秦老的友谊与《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不少于250字)

如果我们的语文高考能出现这样的试题,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阅读引导,不仅仅是校园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家庭、出版界、作家、翻译家、媒体均有责任。

一位家长表示:“我的孩子非常喜欢‘四大名著’,她不到五岁时,我就买了成套的录音带,她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懂得比我都多。现在7岁,对古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我觉得对名著的阅读,关键在于从小引导。”可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心智尚未成熟,家长引导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

众多媒体的不良引导,使得大众沉浸在享乐主义的愉悦中,对阅读名著的自觉意识逐渐迟钝。同时,社会不断发展,能带来“快乐”的新鲜事物不断出炉。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之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好奇心正浓,注意力更是难以集中到名著上来。如果我们的作家、翻译家以正确的姿态去与青少年对话,出版界尽量提高名著的附加值,如果整个社会都真正能关心起青少年的阅读,他们的阅读生态应会有另一番变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