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旧书时,偶然发现一本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地理教科书》,是给小学高年级用的课本。一共四册,可惜现在只保存了第一册。这本《地理教科书》很薄,只有38页,但插图就有23幅。这些插图除了示意图外,大部分是铜版雕刻的风景图,虽然没有照相制版那样逼真,但十分精致。定价为“大洋捌分,实售七折”另有
珍儿的父亲,是个游历家。恰巧,珍儿这个孩子也秉着父亲的遗传性,对于游历这件事,具有浓厚的兴味。有一回他们决意作两年的长途旅行,由天津出发,周游中华全境,并且到各国走一趟。他们除带齐行李外,还备有水瓶、饭盒、手杖、磁针、照相器,测高计……一切旅行应用的器具。珍儿自己又选了一个干净的小簿子揣在怀里,准备将路上所见的景物一一记在上面;宛然是个极有经验的小旅行家。
因此,珍儿游历完毕时,就搜集了许多地理资料;编成一书,名叫《珍儿旅行记》,贡献给和他一般的少年。以下各课便是就这书中资料,择要叙述的。
看完这篇简短的“发端”即使是现在的我也产生了再往下读的兴趣。第一节的题目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没有先概括的介绍全国的地理情况,而一开始就从北京讲起,也是一种地理教科书的创举。从对北京这个称谓上我们可以断定,此书出版时,中华民国的首都还在北京,尚未迁往南京,自迁都于南京后,北京就被叫做北平了。
书中这样介绍当时的北京:“城垣阔大,分作外城内城,周围都有铁路环绕。交通极便。”看了这段文字,使我想起小时候还真的坐过这环城的火车呢。火车基本沿着城墙;尤其是从东便门到东直门,再从东直门到西直门这一段,铁路就紧靠着城墙。从西便门到东便门中间经过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即前门火车站是最大的一个车站,它一直沿用到1959年新建的北京站启用之前。从这里开出的列车去京汉线、京奉 沈 线、京沪线的,都要先到丰台站再分往各地。现在环城铁路已经变成了地铁,比过去更方便了。但那时的确算是很方便的城市铁路了。
在讲到居庸关长城时,还特别提到这样一段:“傍关而过的火车叫做京绥铁路。在这一带的轨道都就着山势敷设,愈进愈高。并开凿山洞数处,最长的八达岭洞,有三千多尺。这种艰难的工程,都是我国詹天佑监造的。”众所周知,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位铁路建造专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本教科书在惜墨如金的简短文字中,特别提到了詹天佑先生的功绩,应该说也是一种对小学生的一种民族自强民族自尊的爱国教育吧。
在讲到山西城时,除了云岗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和五台山外,还叙述了山西的主要矿产和风俗。书中写道:“矿产中的盐、煤、铁更是本省无尽的宝藏……煤矿一项据外人估测,可供全球千年的消费。”我们虽然不知是哪个“外人”的估测,但山西地下蕴藏的煤矿绝对是相当丰富的,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现在山西的煤矿开采状况,恐怕谁都在为它担心。
教材中还特别提到:“山西人好储蓄,善经商;在北方商界中,势力很厚。将来实业发达,内政进步,真是极有希望的省份。”这里,作者写得过于乐观了。当然他无法预料到孙中山先生的过早去世,也无法预料到蒋介石的背叛革命,与此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华侵略。他想像的中华民国,也许是会在经历一阵的动荡之后,会逐渐稳定下来,从此走上民族自立不再受列强干预的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编纂此书的人叫陈铎,此人的情况如何我们不甚了解。从他的笔端所流露出的一些情感上看,此人应该是位充满爱国心的人。
接着作者写道:铁矿是来自大冶,大冶的铁矿石“和世界上最良的铁矿比起来,也可毫无逊色”。然后又叙述了炼铁所需的煤是产自江西的萍乡。作者在这节的结尾说:“以上一厂两矿都由张之洞盛宣怀等所创设。初由官立,后归商办,并将厂矿机关合并为一,叫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在我国实业界中很为著名。”每逢提到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时,作者仿佛都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动,不惜笔墨,重重地提上一笔,以此来激发少年们的爱国之心。
因为当时的陇海铁路西面只修到三门峡东面的观音堂,“再向西进,便要改雇骡车了”。大概是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陕西至四川一段,只有一些简单的描写。课文中还单独提到从宝鸡入川的一条非常险要的栈道。但写成都时则显得较简略,一些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地方都未提及。不像在写山东,从青岛的崂山到历城 即现在的济南 ,什么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都有记述,第九节还专门写了泰山和孔庙这两处人文景观,写孔庙则更为详细些。虽然写了不少山东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但作者仍然不忘提一提博山的玻璃厂“工艺很盛,为实业发达的区域”。
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总希望中国能强大起来,也就是在这本教科书出版的1924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作了一个简短的讲演,他在演讲中说:“……当这个中国顶强盛的时代,正所谓千邦进贡,万国来朝,那个时候,中国的文明,在世界上是第一的,中国是世界上头等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 现在的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看得起中国人的。所以,现在世界的列强对于中国,就是有瓜分中国的念头,也就是由各国来共管中国的意思。……因为我们睡着了,所以我们这几百年来,文明退步,政治堕落,变成现在不得了的局面。我们中国人,在今天应该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地步,要赶快想法子,怎么来挽救。那么我们中国还可以有得救。不然中国就要处于亡国灭种的地位。大家要警醒!警醒!”
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有鼓动性的演讲,这段录音还保存在中山先生的故居,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纪念馆。他的“唤醒民众”的思想,也会影响到本书作者的,所以纵观这本地理教科书,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作的初衷是既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也要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而在介绍人文地理方面,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意图也十分明显,就是要教育小学生要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太可爱了,有那么多壮美的河山,有那么多的矿藏,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强民族自立的精神,齐心合力来振兴我们的中华。但作者的理想的确是好的,但希望终归显得非常渺茫。
我们从编纂者的用心上,可以看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用一个“珍儿”来引导读者以旅游的方式来叙述地理,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一种尝试。但“珍儿”的名字从“发端”之后,就再未提及,口气又像个大人的口气了,缺少儿童语言,恐怕也是一个小小的不足。总而言之,80年前能有这样一套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地理教材,已经是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