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家离博客有多远?

2005-1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频频出现的台风和飓风灾难与全球变暖的气候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自从一组研究人员在名为“RealClimate”的博客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得到了超过300条回应。这说明,至少有数百人阅读了他们的文章。

这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至少从形式上来讲是这样的。它包含了作者对问题背景的介

绍、作者的研究与分析、抽象的图表、脚注乃至正儿八经的参考文献。一句话,它很像是一篇学术论文。但它与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相比,又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这篇文章不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

通常,科学家们习惯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精心写成论文,然后发表在装订成册的学术期刊上。对于博客这种日渐兴起但异于常规的沟通技术,站在科学最前沿的科学家们则显得有些落伍。与庞大的科学家群体相比,目前存在的科学家博客少得可怜。互联网上较容易找到的汉语科学家博客更是凤毛麟角。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李淼研究员的“闲谈物理”是为数不多的汉语科学家博客之一。从博客上的记录来看,他从今年7月份“开博”以来,已经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物理学家和物理学研究的故事,他也会把即将发表在传统媒体的文章提前放到博客上去让感兴趣的人先睹为快。

然而,博客对于科学家和科学研究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英国《自然》周刊的高级记者迪克兰・巴特勒(Declan Butler)在12月1日的刊物上撰文称,美国一名流行病学家的博客每天会有1500人浏览,这个数字是某些学术期刊发行量的两倍。

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也许只有几十名甚至几名“道上”的研究人员会去阅读;但如果像这名流行病学家一样,在博客上描述自己的研究进展,则一方面会使许多离他的交际圈很远的研究人员也对他的研究内容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也会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有利于人们更为直接和确切地了解科学家们在做些什么。

科学家“开博”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存在产生威胁。恰恰相反,博客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学术期刊解决某些存在已久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比如,科研人员在把一篇论文投给学术刊物的时候,他很关心刊物能够在多长时间里把文章刊登出来。在传统的流程中,一篇论文从编辑收到,到最终决定采用,需要经过编辑初审、同行评议、编委会终审等过程。曾经有作者抱怨,他的论文投到某刊物已经17个月之久了,还处在同行评议的阶段,发表似乎遥遥无期。

在博客所提供的开放式环境中,论文的发表时滞有望得到有效的缩短。据《自然》周刊报道,《大气化学和物理》这本学术刊物就在互联网上开放了它的同行评议过程。期刊的编辑将需要同行评议的论文放在网上,审稿人审阅后可直接在网上匿名表达意见,论文作者看到审稿人意见后则可以立即予以回复。审稿人和作者可以在博客上展开高效的讨论,最终编辑根据双方的论争情况做出最终版本的论文。利用博客来进行同行评议不但提高了审稿效率,而且它所带来的通畅的交流过程也有助于高质量论文的产生。

然而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博客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目前仍是可望而不可及。一方面,有不少科学家担心,“开博”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形象,进而影响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由于科学研究中存在竞争,所以有些研究人员并不想让竞争对手通过博客轻易地了解自己的动态。

此外还有一个影响科学家“开博”的重要因素,就是在现行的评定标准中,一名科学家的工作成绩主要是看他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非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多少帖子。

“我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学家从事于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采纳、发现和利用,然而网络上最大的革命却正在与我们擦身而过。”《自然》引述了台湾一名生物信息学家的话。他所说的“网络上最大的革命”指的就是互联网正在转变为一个交际性的网络,不再仅仅是起初那种供人们查询信息的网络了。科学家们要如何融入到这个不断扩张的电子社会之中呢?从博客开始也许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