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本月向所属院所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草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推选办法》,并在近期内恢复学部制度。这标志着学部委员推选将全面铺开。
根据这项章程,学部将成为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它的职能包
学部委员将成为社科院的最高学术称号,首批学部委员将主要从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者中产生。在选拔首批学部委员的同时,对符合学部委员条件的离退休老专家,授予“荣誉学部委员”称号。截至目前,各院所匿名推选工作已接近完成,并将于近期报学部大会审议。学部委员今后将每两年增选一次,增选工作由学部主席团组织进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冷溶指出,恢复学部委员制度的目的在于有效整合社科院的研究力量与学术资源,推出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的学术大家和学科带头人。针对社科院学部委员是否享受与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同等待遇的问题,社科院相关领导向记者表示,目前并未有明确规定。根据章程,当选后的学部委员和荣誉委员也没有特殊待遇。
社会科学界一直以来都有设立文科院士制度的呼声。支持者认为,虽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其特殊性,很难有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但参照其他国家经验,也不难形成兼具建设性和包容性的评判体系。文科院士制度在国内也并非没有先例,早在1955年,中国科学院即正式设立哲学社会科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生物学部、技术科学部四大门类,其中有哲学社会科学家61人,占到全部委员的四分之一强。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蓝劲松认为,除推进学科发展外,评选文科院士对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地位,扭转中国高校管理层“重理轻文”的局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年以来并未有文科院士产生,以学术层级为划分标准的习惯,也无形中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排除在研究型大学校长位置之外。
中国社科院一位资深研究员同时向记者表示,学部委员制度只是在社科院内部施行,虽然是终身荣誉,但并不能扩展到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如果学部委员离开社科院,他的学部委员资格将被取消,在这一点上无法与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相提并论。将这一制度推广到全国社会科学界仍有难度,建立统一的文科院士制度尚需时日。
另据记者了解,除社科院外,各大学均对建立文科院士制度有所准备。如北京大学即根据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设立了资深教授岗位,资深教授在校内享有两院院士同样待遇。目前,共有二十余位知名教授入选,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北京大学有关领导多次表示,在国家设立文科院士制度之前,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文科大师队伍,进一步凝聚力量、占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