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守望者:我的父亲――塞林格》 玛格丽特・塞林格著 潘小松、刘晓洁译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我父亲在小说里找到的出路,一旦面对现实就瓦解了”。
J.D.塞林格的《九故事》让我们苦等十年才等来再版(2003年浙江文艺社再版),而中篇集《弗兰妮与卓埃》(1961)以及《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等作品的汉译本至今还是遥遥无期。作为不幸的国内读者,最近再想看点跟塞林格有关的新书,就得选择这本他女儿写的传记了。
相比隐居多年的塞林格而言,我们肯定是更熟悉他笔下那些青少年人物形象。例如《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那个集青春的反叛、挥霍和敏感、纯情于一身的家伙,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到了他艺术上臻于化境的短篇《九故事》里,如查尔斯(见《为埃斯美而作》)、拉蒙娜(见《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等儿童形象,则往往是在故事中恰似灵光一闪,带着一丝清朗的神秘,与现实的浊流相映。不再如《麦》一样迅速给人深切的共鸣,但是让你遐思无限。但不管怎样转变,他在刻画年轻人(或儿童)的语言、心理时,始终展示出洞烛幽微的功力。
女儿笔下也有个大孩子,与《麦田》和《九故事》里的人物不同的是他更加孤僻、冷漠甚至乖戾。而此人正是现实中的老塞林格。而他偏偏又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从书中大量的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擅长写年轻人的巨匠,最终实在是不擅长生活,当这位艺术家作为父亲时,给女儿的成长带来的是格外的痛苦和跌宕。顺便说一句,女儿声称写书就是为了献给自己的儿子,好让他不再重蹈自己生活的覆辙。其沧桑的心境,可见一斑。
到书的后半部分,写作重心更明显地朝着作者步入成年时坎坷的心路历程偏移。全书最动人的部分也正由此开始。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她说“我成了霍顿所说的‘守望者’,把自己从‘沉沦、沉沦、沉沦’中拯救出来,免得在自己的血泊和悲惨中淹死。”结果“其他孩子把我找去当适合谈自己问题的人”。无疑,玛格丽特所理解并坚持下去的“守望”肯定与老塞林格有所不同(至于个中微妙,还得有待众方家读后各自体味了)。她始终对父亲爱恨交加,甚至在最后两页还说希望自己从未降生,但末了她还是谋划起积极的生活,有了可爱的儿子,热衷于教育。到了结尾,另一个“守望者”玛格丽特的形象艰难地浮出,不过并无父亲的孤绝和遁世,而是自有打拼现实的倔强,自有日常里短中的生生不息。
毕竟八卦带来的多是肤浅的刺激,艺术家的古怪也总能被作为局外人的读者原谅。而玛格丽特讲起自己成长中那些切肤见血,直截内心的体验时,才是可以让大家震颤并久久回味的。虽然她不是父亲那样的文学天才,行文上多有拖沓和芜杂,但字字出自生活的浑汤浑水,倒也别具真挚与温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