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忘汪老一面缘

2006-03-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春瑜 我有话说

我只见过汪老道涵先生一面,却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1998年10月6日至8日,在汪道涵先生的大力支持下,首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日本的一家著名企业,联合举办东方文化学术讨论会。1998年秋,离20世纪结束,只有二年多。在这世纪之交,讨论东方文化的历史及现实走向,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不

可避免的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等等,显然都是很有意义的。

我清楚地记得,6日下午,与会代表在友谊宾馆办完报到手续后,举行开幕式,已是下午5点多。在热烈的掌声中,汪老致欢迎词。我有记简短日记的习惯。现抄录如下:“会议延至五时许才开始。汪道涵先生已年逾八十,但满面红光,步履轻盈,祝词也很雅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印象中的深刻之处,是汪老的致词,毫无常见的某些领导干部讲话的党八股气息,非常亲切,富有文采。我仿佛上世纪60年代在复旦求学期间,听周予同先生、谭其骧先生的演讲一样,渊博、儒雅。

研讨会开始后,汪老一直参加会议,听取学者们的发言,还不时拿起笔,记上几句。参加会议的有日本学者,也有港、台学者。大家各抒己见。从学者们的发言中,我感到“东方文化至上论”、“西方文化至上论”,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我在二次发言中,说:如果把东、西方文化比喻为月亮,那么,最合适的形容就是苏东坡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以20世纪初流行的“月亮还是美国圆”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至上论”,不过是少数崇洋媚外知识分子的梦呓。这种谬论的前提,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于数典忘祖者,不值一驳。但是,百年历史同样证明,“东方文化至上论”,躺在老祖宗的光荣簿上沾沾自喜,昏昏然,“不知今夕是何年”,排斥西方文明中的精华,同样是历史的绊脚石。东西方文化,互有长短,彼此应当取长补短。二种“至上论”,都是历史的残梦。我们应当高声吟哦“月有阴晴圆缺”,面对历史,走向未来。――我注意到,我发言时,汪老微笑着,神情专注。

我因有要事去外地,便提前退会。返京后,这次学术会议的主持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林地先生,托人转告我:会议结束后,他送汪老去飞机场。汪老在登机前,特地转过身来,嘱咐林地:“请您转告王春瑜先生,他在发言中用‘月有阴晴圆缺’来表述东西方文化,很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汪老的虚怀若谷,对学者的尊重。我很感谢汪老的鼓励。后来,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月有阴晴圆缺》,刊于《光明日报》。

汪老已安详离世。我不禁又想起7年前与他的一面之缘。谨撰此小文,作为献给汪老在天之灵的心香一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