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洪波:知天命之年写幼儿文学

2006-04-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波 我有话说

高洪波: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1951年生,笔名向川。内蒙古开鲁人。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

《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40多本。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诗集《鸽子树的传说》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多篇诗歌、散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我常听洪波先生引用别林斯基的一句话:儿童文学是孩子的节日。我套用一句:“为幼儿创作,是我们的节日。”我想,洪波会认同我这句话的。

知天命而为幼儿创作

我和洪波以及其他几位作家朋友,有幸在一起出席“男婴笔会”,集中几天的时间,为婴幼儿创作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这快乐可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

在我的印象中,洪波是以儿童诗创作进入儿童文学领城,又以散文进入“成人文学”领域。他兼及评论、寓言,是个文学上的多面手。

倏忽之间,他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令人惊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读者对象越来越小:他开始为婴幼儿创作了!这是一种颇堪回味的现象和经历。

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这是大家公认的。幼儿需要快乐,他们天性快乐。他们也会哭,但那是他们的一种语言,正像笑也是他们的一种语言一样。

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幼儿文学的功能之一。洪波深谙此道。当他一旦进入幼儿文学创作的“气场”,他是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幼儿的精神世界中,于是,日常的杂务忘掉了,烦躁的情绪排除了,思维完全回归到幼儿的心理状态。这是一般人难以体验到的。好像有一只神秘的手,将作者拉入时光隧道,他感受到了自己好像幼儿的那种期?、快乐和幻想,最平凡的事物也会变得神奇也会上演一出喜剧。

化平凡为神奇,化静态为动态,化淡漠为快乐,这是洪波幼儿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樱桃雨》是一篇很生活化的童话。这篇童话,让我想起我们一起采摘樱桃的情景:吸引我们的首先是色彩,那一片樱桃园,那一颗颗殷红、鹅黄、绛紫的樱桃,是一片浓丽中兼有梦幻的景色,它足以激发作者的幻想和联想。此后,经常听到洪波不绝如缕的赞叹,于是,他便敷陈出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场樱桃雨从天而降,一片司空见惯的樱桃林子,却让作者导演出了一场满园生辉的喜剧。

幼儿文学的快乐并不是感官的愉悦,而是以机敏带给孩子一种期盼的快乐和意外的惊喜,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一个发现者,也有一份创造者的收获,让他们心灵感到抚慰。《交换板凳狗》的故事,一波三折,转悲为喜,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大耳朵聪聪用自已的板凳狗换来了会表演的哈巴狗,但两只狗和他们的主人,都因为亲情的缺失而失去了快乐,最后又回归到原来的亲密生活。这不仅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它让幼儿学会思考,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它不是一时的快乐,而是永恒的爱。

一个为幼儿写作者,不只是会编织有趣的故事,还需要机智敏感。机智让作家丢掉教条和书卷气,和幼儿的喜怒哀乐十分合拍;敏感让作家对幼儿的情感需求十分熟悉,他会把感觉到的生活素材,幻化成一幅精巧完整的故事。洪波为幼儿的写作,即使你只给他一个概念,一个命题,他也能运用自己的机敏,调动生活的积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融会于有趣的形象和故事中,这不能不说是他从事幼儿文学创作的优越条件。

常言说的好,“撒豆成兵,点石成金”。洪波有一篇童话,题为《墙角里的声音》,那是他深受蚊虫叮咬,一夜难眠的产物。他由蚊子的“嘤嘤”之声,联想成“我饿,我渴,我好寂寞……”的喊叫声,进而演化成搭救小乌龟的故事:一只小乌龟被压在床脚三十年,不吃不喝的三十年,让他发出了声声哀叹,终于获救,回归小河。这篇童话的创作过程,说明了作者感受事的的敏锐性和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古人说“诗肠鼓吹”,意思是说,诗人听到黄鹂鸣啼,可引发诗情。如今蚊蚋之声,也给了洪波灵感。

给幼儿写作需要大智慧

幼儿文学最集中、最充分,也最典型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诸多特点和技巧。正因为如此,为幼儿写作需要更多的技巧,需要那种没有技巧的技巧。幼儿未蒙教化,阅历浅白,但他们需求很大,除物质的以外,精神需求也丰富。但这种精神的需求,不是分析明理,而是潜移默化的描绘。例如《小公鸡》,说的是一只好胜的小公鸡,自以为由于它的啼叫,太阳才出来。后来它起床?了,当它再次啼叫时,太阳公公早已“坐在高高的树梢上了”。故事的主题思想是极其鲜明的,其教育意义也很清?,但这一切都是隐而不彰的。作者的智慧就在于把一个道理寓于一个极浅近、有趣的故事之中,简而言之,就是如何使印于纸上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一种跃然于幼儿心灵的生命――首先便是,故事应营造得有趣。

有的故事虽无明显的教育性,但审美趣味的培养,构思的新巧,也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可谓“人皆感化”,也是文学的一种功能吧!我又想起洪波的那篇《樱桃雨》,这里有一段小插曲,可说是童话后的童话。这篇童话先是发表在《幼儿画报》上,不久我便看到在另一家杂志上?登出一个幼儿口述的的童话,编辑让我点评一下。我惊喜于一个不会识字、不会写字的幼儿,能“口述”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童活。于是我大加赞赏:“我猜想这位小朋友从小一定听过许多童话故事,对于一些文学语言耳熟能详……”等等。但过了不久,我便发现原来这篇幼儿“口述”的童话,是出自洪波同名童话,只是口吻改成了幼儿说故事的口吻。我自然很为洪波的被侵权而不平。但转念一想,既然侵权的是个幼儿,他对洪波的这篇童话,的确已经“耳熟能详”了。自己的作品能储存在孩子的记忆里,而且又讲给许多小朋友听,这也算一种发表吧,而且是更深入人心的发表。由此可见,洪波为幼儿写的童话流传是多么深广了。一个小孩子,由于喜欢上了一篇童话,受到感染,记在心中,给许多人去讲述,洪波的童话,由“文字创作”转换成“口头叙述”,成了幼儿的“再创作”,也算是另一种难得的收获。

洪波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才较多地、熟练地为幼儿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把自己创作诗歌(包括儿歌)的乐感,创作散文的灵动以及整合语言的技巧,一并巧妙地运用到幼儿文学的创作中了。读他的幼儿文学作品,不难感受到他的睿智和精巧。

洪波的这些幼儿文学精品佳作,有许多是我们在一起,在一种十分和谐舒畅的氛围中创作出来的。我们行思坐想,互相砥砺,那快乐如同过节一样。所以我知道他的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篇篇都是从他灵府深处自然而自由地迸发出来的。

“板凳狗幼儿童话”系列,高洪波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每册定价8.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