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无禁区

2006-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倪天赐 我有话说

记得70年代末《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就是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这篇文章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目的是批判“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打破

他们设置的精神枷锁,在当时提出这一口号是有积极意义的,即便在今天也是这样的。但在今天,提出“寻找阅读的禁区”,并不是不让人们读书,而是为了人们在有限的时间读到更多更好的书而已。

每个人都必须坚持自己的阅读取向。如今的图书运作,和其它非图书商品的运作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市场化的运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得图书精神产品的内核越来越少,变得过于垃圾、过于商业、过于功利和过于世俗。报纸、杂志上的图书广告,作家的书评,各大图书城的畅销书排行榜,在向我们传递图书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在设置着我们的阅读取向。毕竟,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们,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就会产生一种盲目的随从。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须知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活动,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有自己的选择方向,要有所读,有所不读。

读书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来支撑。这是一个分众的年代,读者被当作一个市场元素来看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选择读书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传统上学来获得知识,可以看杂志、电视,可以上网等等。但是,当我们白天七小时的学校学习,在晚上一小时《超级女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节目的狂轰烂炸之后,白天七小时的学习是否会产生“7+1≤0”的结果呢?孟母三迁,表明了古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关注。面对信息肆虐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净化读书的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倡深阅读。实现这样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去努力。

凤凰卫视曾经打出广告语:资讯使人发愁。希望在海量信息面前,我们能有一双慧眼,寻找出阅读的禁区。享受阅读,天天向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