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69年美国登月真实性的怀疑,几十年来一直存在,只是近年因连续有人抛出所谓“重磅炸弹”,才又再次引人注目而已。而1978年的影片《摩羯星一号》,不妨视为这种怀疑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有作用的一部分。
1978年的美国影片《摩羯星一号》(Capricorn One),从片名上看似乎与科幻有关,其实是一部政治幻想电影。上映后不久曾被引进中国内地公开放映――那时美国电影还是很难在中国内地公开放映的,《摩羯星一号》获此殊荣,可能和它有助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黑暗”有关吧。而28年之后,重新回顾这部当年并不走红的影片,却有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让我们联想和思考。
影片的故事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因为航天项目搞了16年,耗费了巨额国帑,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果,已经越来越无法向国会和公众交代,于是首席科学家决定铤而走险,要弄出一个大大的成果来,好让世人震惊――在丹・布朗近日风行一时的小说《骗局》中,NASA造假的动机也是如此。
这个大大的成果竟是――发射“摩羯星一号”宇宙飞船,载人登陆火星!
宽阔的飞船发射场上,人头攒动,包括副总统在内的政要、名流济济一堂,准备观看“摩羯星一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发射。随着飞船的腾空而上,现场一片欢腾,众人都为美国航天事业的惊世成就而欢呼。
但是谁会想到,就在发射升空前几分钟,飞船上三位准备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却被秘密接走,紧急送往一处秘密场所。而倒计时之后升空的宇宙飞船,里面实际上没有人,而且它也不会真的飞往火星。
在那个秘密场所,首席科学家出现了。他先向三位宇航员高谈阔论了一大套,不外拉感情,套近乎,讲道理,打比方……正当宇航员们摸不着头脑时,首席科学家摊牌了:这次行动是一个惊天骗局。他要求三位宇航员在未来的8个月里,在这个沙漠里的秘密基地中,向全世界扮演“摩羯星一号”登陆火星的“实况转播”!
首席科学家大胆疯狂的想象力,让三位宇航员目瞪口呆!
可是首席科学家软硬兼施,最终还是让三位宇航员屈服了。软的包括这样的说辞:如果你们揭露真相,美国人民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相信了”――因此即使为世道人心着想,你们也应该跟我合作。硬的包括以三位宇航员家人的生命安全为要挟。
现在,三名宇航员不得不和首席科学家合谋。他们共同将一个弥天大谎持续了8个多月。在此过程中,全美国、全世界都不断从电视上看到三位宇航员飞往火星、在火星成功登陆、又顺利开始返航的“实况转播”。中间还包括宇航员在太空中和家人通话,互诉关爱;宇航员家人接受媒体采访,领受敬意……种种煽情场面应有尽有。
也许有人会问:在地球上仿造火星大地,难道不会被人识破?这样的惊天骗局需要多少人共同协作,难道不会有人揭露?……是的,有这些疑问是很自然的。这使人联想起2000年旧话重提的“登月造假”公案――认为美国宇航员1969年7月16日的登月是一场惊天骗局,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都是在内华达沙漠或美国宇航局的摄影棚中完成的,而三位美国宇航员―――或者说演员――则帮助美国政府欺骗了全世界人民。主张“登月造假”的人认为,美国政府此举是一种心理战策略,当时美国正在进行越南战争,与苏联的太空技术竞赛也处于劣势,需要给世人造成美国科技遥遥领先、美国无比强大的错觉,加剧世人的恐美畏美心理,从而瓦解对手斗志,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为了欺骗苏联的决策者,让他们在航天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以便拖垮苏联的经济。诸如此类,都需要上演这样一出科学造假大戏。
事实上,对于1969年美国登月真实性的怀疑,几十年来一直存在,只是近年因连续有人抛出所谓“重磅炸弹”(比如Bill Kaysing等人的《我们从未登陆月球》一书),才又再次引人注目而已。而1978年的影片《摩羯星一号》,不妨视为这种怀疑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有作用的一部分。
据说“几乎没有什么科学家会认真对待登月造假论的观点”。如要澄清事实,却也未见事主出来自辩清白,NASA和当年“阿波罗11号”上的宇航员似乎都对此没有兴趣。1999年7月20日,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登月30周年,副总统戈尔向当年“阿波罗11号”上的3名宇航员颁授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似乎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那位当年的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却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拒绝签名,拒绝合影――30年来他一直选择沉默。这又难免给人们留下疑惑。
事主虽不积极,倒是有不少热心的局外人来为1969年登月的真实性辩护。针对主张“登月造假”的人提出的所谓“十大疑点”,也有人尝试逐一进行驳斥。但是如果以中立的立场来看影片《摩羯星一号》,就会感觉似乎影片就是为回答那些驳斥而拍的。
比如,驳斥“登月造假”的理由之一是:“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怎么可能?”而《摩羯星一号》编的故事表明,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只要首席科学家身边的极少数人共谋并配合,就可以造成这样的惊天骗局。至于“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其实每人都只是一架巨型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而已,他们完全没有机会了解全局真相,因此也用不着“守着谎言过几十年”。
附带说起,讲述类似的利用电视制造弥天大谎故事的影片,已经有过不止一部,例如著名的《西蒙妮》(Simone)。一个纯粹用电脑虚拟出来的美女,成为大众情人,电视使得世界上每个人都相信大明星、大美人西蒙妮实有其人,她甚至担任了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她每到一处,全世界观众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她抵达该地的“实况转播”。这和《摩羯星一号》中宇航员们在“火星”上的“实况转播”如出一辙。
当三位宇航员(注意:宇航员的人数也恰好和“阿波罗11号”上的一样)违心帮助首席科学家完成了这个弥天大谎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杀人灭口――按照首席科学家的安排,“摩羯星一号”将在返回地球的最后瞬间失事,三位宇航员将“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事业”壮烈牺牲,成为英雄。
事情也确实按照首席科学家的计划一步步实施了,隆重的葬礼举行了,宇航员的家人们悲痛欲绝,政要们――包括首席科学家在内――对她们温语慰问……但是,无论怎样别有深意,电影终究只是电影,总要有一个伸张正义的结尾,所以在最后关头,导演让一位宇航员历尽艰辛逃出生天,出现在葬礼现场――惊天骗局终于大白于天下。
除了这个合乎道德但不甚合乎情理的结尾,《摩羯星一号》中所假想的“登陆火星造假”的动机、手法等等,都可以让人联想到“登月造假”公案上来。不过,即使有人断言《摩羯星一号》是对“登月造假”的影射,导演也完全不必担心受到什么指控――他只消用希区柯克的一句名言就能轻易开脱自己:“这只是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