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降,伴随中外交流的展开,一批新概念应运而生,丰富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导致某些概念的紊乱,如古典旧名“封建”在演为新名的过程中,便在古今转换、中外对接间发生扭曲。然此一相当复杂的概念辨析工作,以往尚未系统进行。近阅冯天瑜教授新著《“封建”考论》,发现此书通过对“封建”古今义、中外
欲明一核心概念之本末沿革,自宜追源溯流。冯著首先分考“封”、“建”二字本义,然后穷究“封建”的语源,认为:“在‘封邦建国’义上用‘封建’一词,较早见之于《左传》。”明确肯定“封建”的内涵是“封土建藩”,进而回顾自秦汉至明清的“封建论”,指出“先哲议论‘封建’,虽然切入点不一,命意有别,却全都在‘封土建国’、‘封爵建藩’意义上(及其引申义――“分权”)使用“封建”一名,并无曲解。对“封建”作了语义考证之后,此书又从“封建”词义的历史考察入手,进而在概念史的论析上展开。在“结语”中,治学长于思辨的作者有一段“夫子自道”:“近年来追随先哲时贤,考析‘名’史,正是希望通过汉字新名的生成经历,透见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在宏阔的世界背景中、深邃的历史长河间的演化进程,这也正是自己长期研习的思想文化史,尤其是清、民之际思想文化史的题中应有之义。”愚意以为:《“封建”考论》之考论结合,即是有意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起来,既雕虫亦雕龙,真正实践了陈寅恪所云“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名论。
稍知近代历史及学术交流者,皆知欲明“封建”沿革,必然探析日本与两欧之历史与学术。近代时,以“封建”一词对译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术语者,不仅有中国学者如严复等人,亦有日本学者。此“中”与“外”结合之一。之二,冯著指出,“将‘封建’指称中国的落后属性,首见于新文化运动倡导人之一的陈独秀的言论”。冯著进而指出,“真正对近现代中国人的封建观发生大作用的,是来自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理论和语汇,而其核心观念则由列宁创发”。列宁“把东方国家以地租剥削为主要形态的君主制的压迫制度和剥削制度,都纳入‘封建主义’”。瞿秋白等据此指认现实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中国社会史论战,使“泛化封建观”获得学术形态,从而为以后的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础。
“封建”一词在“泛化”――即其概念被宽泛化、一般化――的过程中,与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泛化之后的封建观,将中国秦汉至明清的历史进程定为封建社会,郭沫若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代表作,虽有不少学者质疑其说,但在大半个世纪间成为主流观念。《“封建”考论》解析了泛化封建观的语义生成过程:“先将本来依实定名形成的关键词‘封建’的固有概念加以剔除,然后根据所论时段(秦汉至明清)的社会特征概括出若干标准,加以‘封建’一名,充作其内涵,再把这种重新制作的‘封建’名号,冠于秦汉至明清这段历史之上。”
中外学者多有认为秦汉至明清不宜称作“封建社会”的,那么又应该冠以何种名目呢?学者们议论纷纷,但尚未从社会形态学高度给定名称。《“封建”考论》破旧立新的重心正在于此。冯著指出:“一方面要揭示‘滥用’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则要创制比较准确的‘概括性词语’取而代之。‘破’与‘立’结合,方可奏效。”于是他深入到马克思主义之封建社会原论,指出“马克思并未将前资本主义的印度与中国认定为‘封建制度’,而名之‘东方专制制度’”。
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封建”考论》充分发挥中国史学左图右史的优长,为有关文字精心选配了种类较多而又能揭示其内涵的图像,收到了化繁冗的线状文字叙述为简明的面状视图显示的效果。只是有些图之出处未能注明,有些注释之版本、页码亦然。
据此书《跋》语所称,早在1987年远赴美国加州出席“国际中国哲学会”会议之时,作者即曾与美国学者切磋“封建”一词之沿革,此后又与中外学友“疑义相与析”,多有论著研及“封建”古今义及其演变,至此书付梓,竟已二十年之久!今观其考其论,“廿年磨一剑,绕指作龙吟”之概不禁油然而生。
(《“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