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也许自诩为当代的哥伦布,500年前的哥伦
世界是平的吗?如果把描述范围限定在技术、经济和国际政治的某些领域,弗里德曼的说法也许不错。但正如译者何帆指出的,讨论历史变迁,仍然需要考虑到海面下的潜流――制度、思想、信仰等,而这些因素并不会随着技术的指数型变化而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假如,弗里德曼到过中国的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他对自己的结论还会那么自信满满吗?未来学家往往使用望远镜观察世界,而且有时候是从外太空的远处张望,也许能够见人所未见,但他也有自己的盲点,读者不可不察。
《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德]扬-维尔纳・米勒,张?、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35.00元
这是一本基于自由主义立场对施米特思想作出完整回应之作。但米勒并不直接与施米特展开论辩,而是对施氏思想在欧洲如何被左右两翼接受做了平实冷静的研究,进而将战后欧洲政治思想中最深刻的部分呈现出来。施米特的价值不在于他的答案,而在于他的问题,没有人能绕过他那巨大的、悖论性的“危险的存在”。但对自由主义而言,所有的争辩都在帮助它认清自身,重新展开正当性的寻求。“渴望与敌人分享存在,从事崇尚恕道的斗争”,这正是自由主义的价值所在,和所以能够持久的原因。
《蔡元培:大学的意义》,叶隽考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17.00元
这是一本从新的角度来展现一代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风采的书。它立足于蔡先生的演说文本,而注重把他的思想中的闪光点摘出放大,勾连其前后因缘,努力还原现场,阐释蔡元培先生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行动。全书分四辑:第一辑,教育政治;第二辑,北大训词;第三辑,国际视野;第四辑,大学理念。本书是陈平原主编的“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的一卷,诚如叶隽在后记中所言,“此书虽非专著,亦非随笔,但确实皆有其深刻高远的学术思路之贯穿”。
《胡适与红学》,宋广波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24.00元
这是作者在编著《胡适红学年谱》与《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之后,完成的一部红学研究专著。胡适对20世纪的红学研究颇有开创性贡献,是“新红学”的开山祖师,但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缺乏有新意的诠释。此书是作者在尽可能充分、详尽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胡适自1921~1962年的40余年间的红学研究,进行的一次全面而系统的解读,并力图对他在百年红学上的开创性贡献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这几年红学领域热闹非凡,争论不断,学术史的追溯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