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明舟:营销是出版的薄弱环节

2006-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红娟 我有话说

纵观北大社近两年的图书,在市场上好像并不大红大紫,被媒体连篇累牍地轮番报道,但它有一大批长销书,《全宋诗》、《儒藏》、“中国文化大观”系列、“北大名家名著”文丛,以及《未名译库》、《科学元典

》等都在市场上细水长流地走着。北大版的图书封面也并不是特别抢眼,但朴实中透着一股贵气,一如北大社一直强调的品牌内涵“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王明舟社长是1984年从北大数学系毕业的,他不像文科出身的人那样擅言辞,但字里行间诠释着一个“稳”字。“北大社不拒绝畅销书,但也不制造畅销书,在获得读者认知拉动整个市场方面,畅销书功不可没,但作畅销书同样意味着投入和风险,我想北大社还是应该发挥我们天然的优势,拓展学校的品牌更妥帖些”。教材优先、学术为本、依托北大、同时吸收优质的社会资源,把北大社的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提升至国际水准,是王明舟社长的理想,他说近期内北大社的学术出版要占到整个产品布局的20~30%。

单是一套《中华文明史》,作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总统筹,并由袁先生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和北大历史系教授张传玺、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联袂担任主编,来自北大人文学科的36名学者历时7年完成编撰工作,这部集文学、史学、哲学、考古学等跨学科精英合作研究的皇皇力作刚一上市,即大获好评。虽然没有上榜,却卖出了一万多套。这套书的销售成绩进一步印证了王明舟的思路――繁荣学术先从普及学术开始。

可以说北大社是拓展普及学术著作的身先士卒者,“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是一例,“名家通识讲座”又是一例。这些书不光给北大社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大发起,全国10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多领域。堪称目前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一套丛书。自2001年立项以来,已陆续出版了37种。其中《鲁迅作品十五讲》、《西方哲学十五讲》、《中国美学十五讲》等长销不衰,仅《西方哲学十五讲》即重印达七次。

“教材优先、学术为本、创建一流”是北大社的核心产品定位。多年来北大社依托北大的学术力量和资源,在法学、文史、对外汉语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推出了大量优秀经典教材。迄今,北大共有近400种选题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总体分布文理兼顾,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板块。北大社的法学教材在市场上常年居翘楚地位,另外像《西方文学简史》、《中国文学30年》等也年年被多所高校选用。北大社目前正着力打造系列经管教材。

对于目前其他社通过数字出版寻求突破点、通过网络技术搭建平台拓展营销渠道等举措,王明舟都持积极的态度。同时他认为新技术对教育的发展还只是一种促进作用,教育的本质还在于思想和方法论,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最终将是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在所谈的几个话题里,王明舟社长始终强调一个“队伍建设问题”,同样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北大社近年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大学社而言,略显矜持。他说:“扩张是有前提的,我不主张盲目,还是要控制风险。中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像河南亚细亚,如果做大不能伴随着做强,那为什么要大呢?目前的出版普遍存在一个弱势――营销,在这方面出版是各行业中做得最弱的,市场布局怎样安排?后续服务怎样维护?全国营销需要怎么样的节奏?这些都是应该有文案的,应该有周密的市场计划,并有相应的数据分析”。

思维缜密、稳扎稳打、不盲从、不张扬,依托着教材和学术这一对翅膀,王明舟认为“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可待挖掘的好选题还有很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