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毕竟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尤其对那些天生就对文字敏感、迷醉和执著的作家而言,写作,既是一种保存记忆的绝望企图,也是他们战胜记忆、表达对这个世
《青艾的歌剧》是一个雅致和华美的青春文学文本,融合着抒情诗、歌剧、小说和青春校园剧的种种元素。在这里,古老的诗剧的高贵典雅的形式,甚至那已经遥远了的“进场之歌”和“退场之歌”,因为被注入青春的芬芳而获得了新的生命。整部作品采用了古典歌剧的结构形式,先有“进场之歌”和“引子”,然后是第一场至第六场的正式剧情,最后是“尾声”和“退场之歌”。这是一个十分完整、前后呼应的书写形式。这种讲究固然源自作者萧萍作为戏剧学博士的专业背景,同时也显示了一个作家对于自己作品文本的善待、呵护与慎重。在文化环境越来越粗糙化,文学写作也越来越粗放和粗率化的当下,一个作家,一个文字上的唯美主义者,用自己的方式,去恢复和重新擦拭一些经典文学形式的光芒,建构起一种高贵、雅致的写作趣味和文学标准,或许正反映着作家心灵深处对当下文学的一种反拨与纠正。
“为那些不为人知的情感,让你们解开的长头发和磁带相互缠绕吧,要知道诉说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一种恣意的开放,更是一种安静的熄灭,只有,只有那顺流而下的青春的忧愁,湿润着,若隐若现,且歌且舞。”在这里,“十七岁的女王们”是这部青春歌剧的主角。唯美、雅致的诗性语言,传达着来自少女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关于友谊。关于青春。关于心灵深处的秘密与尊严。还有即将踏入纷纭的世界之前的迷乱、犹疑与幻想。
“坐在地上,彼此间的光线不是那么亮的,那种刚刚可以感受到的体温和轻轻的呼吸声,让人有一种想打开心里的宝贝、说出点什么的愿望;而且,那愿望一定会是有点遥远的,这才会让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起来向往,可是又因为仅仅是向往,便渐渐地成了淡淡的遗憾和哀愁,那又绝不是真正的忧伤,是有点享受着自己制造的浪漫,又一边放纵着自己的感觉,有点狂妄有点自私还有点小小的崇高感。”对于少女心理的深入洞察与熟稔,对于少女小青、小艾和粑粑们迥然不同的个性的百般呵护与细致刻画,还有语言上的华美、细腻与温润,使这部青春小说闪烁着丝绸般精致与优雅的光泽。
这部作品所呈现的情调,使我想到米兰・昆德拉笔下的那些青春风景:那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少女们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她们在这个舞台上相当认真却又常常事与愿违地说着他们记住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并非完全了然的话语。就像小艾在写给苏扬的那封信里所说的,“或许我们都在生活中扮演了戏里的角色”。
作家的叙述是清丽的,但又充满知性之美。她追求的不是轻倩和媚俗的风格,而是一种从容与优雅。比如:“在所有同学眼里,小青和小艾是最铜墙铁壁的组合,就像是蝴蝶和它的影子那样不可分离,也好比是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肩并着肩,只有风知道它们之间的亲密。”还有一些地方,例如在写到面对长辈们的指责,小青垂了眼,笑笑,然后进入自己的房间,门都索性不关了,只是撼天动地地放着摇滚,自顾自地看漫画和吃冰激凌的时候,作者接着写:“……可实际上,那一小口一小口抿进嘴里的都是变细小了的心眼,是越发地显得孤单自己,没有人可以了解到,在一摇一晃的镜子里的那张娃娃脸,下面的自卑、怨尤和丝一样越绕越多的期待,那是长到了17岁才开始显出来的颜色和质地,淡色的、短短的,还有点毛茸茸的意思,就像一根兔尾巴那样,是可爱之中突然多出来了寂寞和爱恋,眼巴巴的,自己拼命藏好了,却在同时巴望着会有人突然地、不经意地发现和走进来。”这似乎又带着点张爱玲式的机智的味道了。
因为对于典雅的故事结构和叙述形式的超乎寻常的迷恋与追求,看得出,作家在故事情节上做了许多戏剧化的处理。作者显然不是像许多流行的青春小说那样,单纯地去讲故事。不,她是在写着一个多场次的“歌剧化”了的故事,而呈现这个故事的文字里,有作家的精神冒险,有一种足以和学问相媲美的“思想术”。当然,它们表现得十分节制和隐藏。只要你在阅读中留心寻找,才能发现这些段落和句子。例如,在写到“早恋”的情节时,我们会看到这样一段“旁白”式的文字:“……它是头痛而棘手的,它所带来的影响将是强大的对峙与恐慌,哀求与压力,这似乎来得比早恋本身还要复杂和纠缠。很少有人会承认少年的感情,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少年时代,那些成年人,他们总是以嘲讽或轻慢或暴怒或忧心忡忡的心态对待这个问题。”这样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只要一出现,便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
细致,温暖,再加上节制和知性,成就了这部作品的雅致与美好。唯美者付出创作的艰辛,我们享受光明与雅致,这是件多么好的事情。
《青艾的歌剧》,萧萍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