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册,对一本杂志的发行量而言也许算不上特别。可是,西子湖畔的《江南》杂志在一年多前的期发行量不到两千册,如今这个数字已稳定在两万左右。在纯文学杂志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这近乎“奇迹”。
创刊于1981年的《江南》是目前浙江唯一的大型文学刊物,上世纪80年代曾颇具影响。随着纯文学日益边缘化,《
2006年第一期的《江南》以全新面貌出现――保持原有“长篇小说”、“文史我鉴”等栏目的基础上,新设“第一见证”、“江南博客”、“浙江潮”等栏目,该期作者既有李锐、韩少功等国内名家,也有80后文学新锐,还有海外华人作家。首期改版的市场反响很明显,2006年元旦期间,杭州报摊两天内1000多册《江南》销售一空,该期最终加印到11000册,这在《江南》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一年来,《江南》在丰富作者队伍、栏目设置和市场开拓上均不乏可取之处,袁敏力求打造的“大江南”格局初显规模。
名家作品永远是文学刊物吸引读者的一大法宝,《江南》成功争取到多位国内名家的作品,同时不忘发掘浙江本土文学新人新作。记者翻阅2006年的六期《江南》看到,在全国读者中很有号召力的程乃珊、周国平、史铁生、王安忆、李国文、舒婷等名家的文字陆续出现。《江南》发掘浙江文学新人责无旁贷,在先后推出多位浙江作家作品之后,去年第六期更是以群体出击的姿态推出“温州文学”专号,是将浙江作家群推向全国的有益尝试。据袁敏介绍,这期专号最初是按常规印数印刷的,但是面世后市场反响强烈,后来加印了一万册全部发完。独到的栏目设计对文学刊物也是举足轻重,能够提高刊物的品位,有利于培育更多忠实读者。《江南》新设立的栏目中,像“第一见证”、“江南博客”都受到读者的认可,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文史我鉴”更成为品牌栏目。记者注意到,《江南》的有些栏目定位已超越单纯的文学范畴,而是向文史过渡,这无疑丰富了一本纯文学刊物的文化含量,也扩大了读者的视野。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2006年的《江南》,每一期都有一个内在的主题,也就是袁敏所说的刊物的“核”,比如第二期的“女性主题”、第三期的“乡土叙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文学刊物如果不放下架子,只能养在深闺人不识。从改版伊始,《江南》加强了市场意识,珍惜每一个可资媒体关注的机会,狠抓宣传。在以往通过邮局发行的基础上拓展了零售、直销两个渠道,使得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零售网点都看得到《江南》,如今每期《江南》仅在杭州一地销量便可达2000-3000册。在去年的新疆全国书市上,《江南》引致主渠道、二渠道代理商热烈反响,多家代理商希望得到独家发行权。《江南》很看重社会效应对刊物长远发展的意义,杂志社多次出资赠刊给读者,这为刊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使更多读者有机会读到,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对近年国内新兴文学刊物的前途不报乐观态度,“因为文学刊物市场在渐渐萎缩,新来者很难打破”,不过,他认为《江南》有可能成为文学刊物市场的后起之秀。“这倒不是因为发行量的变化,而是基于它们一年来在内容和市场等方面的新举措,《江南》人有热情,这是很多办文学刊物的人缺乏的。”李敬泽表示:“改版后的《江南》包括很多文史内容,长远来看,纯文学刊物恐怕难以长久维持内容上纯粹的文学性,刊物中文化内容的引入,是我们尝试的方向。”他觉得,目前全国知名的作家对文学刊物来说是稀缺资源,各家刊物都在争夺,竞争极为激烈。他建议《江南》要加大在全国视野内推出文学新人的力度,坚持不懈就会形成一支很好的作者队伍,也有助于建立起刊物在全国文学界的声望。“与其争到名家的二流作品,不如推出新人的一流作品。”
《江南》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但也只是开始。接下来的2007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很多计划期待实现。涉足出版、打造“大江南文丛”对于曾为金牌图书编辑的袁敏而言是题中应有之意,2007年,品牌栏目“文史我鉴”将结集出书,长篇小说增刊中的《退伍兵》也将推出单行本。此外,由于曾经编辑出版“新概念作文大赛”系列图书,袁敏对于新锐作家及其作品很熟悉,据悉《江南》方面正在积极运作《江南》青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