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女性阅读:中国的一个美好倾向

2007-03-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西马 我有话说

  ●女性可能更多地依靠传统的纸质媒介获取阅读的快感,她们可能更多通过读书获取内心的肯定和稳定。从这方面讲,女性是中国出版业的一个救星。

●女性有一种隐隐的自豪希望通过阅读实现,女性的不足和自卑通

过阅读得到消解,而“战胜男性”的愿望在潜意识中得到满足。

●女性不喜欢格调低下的作品。她们对于格调和立意低下的题材表现出很反感,更趋向于选择积极、向上的题材……这对当前的低俗出版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女性阅读是我们过去一向忽视的问题。在人类的阅读中,存在着一类非常重要,甚至第一重要的因素――女性阅读。据中国和世界的各类调查中,女性阅读杂志和书籍的比例已经超过男性(从容易统计的在线购买行为上看,女性表现出更强的行动力。台湾联经出版公司的统计表明,从网上书店购书,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55:45,博客来网络书店的比例更高达60:40,“女性阅读”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更多地依靠传统的纸质媒介获取阅读的快感,女性可能更多通过读书获取内心的肯定和稳定。从这方面讲,女性实际又是中国出版业的一个救星。

“女性阅读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忽视这一因素是我们出版界的疏忽。”华侨大学艺术理论教授张志伟说:唐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女性阅读现象。那时候女性阅读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佛道经典、女教典籍、家训、史书、诗词文、音乐、诸子小说、医药数术等,是书籍中的柔性那部分,具有多元性、家园性、自主选择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同样的书籍,仅仅选择的不同,就已经造成了女性阅读的特征,何况还有专门为女性写作的书。而事实在现代,我们没有更多地走一步,可能对女性阅读的关怀还不如那时候。”

女性阅读的心理深具妙味,可能有比男性复杂得多的心绪和愿望。专门写女性命运题材的作家安顿说,“我相信有很多女性在对书籍的选择上和我差不多。做女孩子的时候,读的是《灰姑娘》、《小红帽》;青春期了,有《人鱼公主》来做最初的爱情启蒙;成了别人的妻子,看着书学烧菜、学家政;做了母亲,要学育儿……这些归结起来是为什么呢?不过是为了更女人吧!”

研究表明,女性有一种隐隐的自豪希望通过阅读实现,女性的不足和自卑通过阅读得到消解,而“战胜男性”的愿望在潜意识中得到满足。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乔以钢通过对“博客”上的女性写作与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找出女性阅读的兴趣点。

  浓郁的个性色彩:博客写作中的女性形象与类型化无缘,相反,个性独特而鲜明几乎成为此类写作能够吸引受众的必备要素。这些女性形象绝无“千人一面”之弊,相反,她们是极鲜活的生命个体。

情感取向的日常生活化:她们的喜怒哀乐是现世的。不管是为国事、天下事而忧,还是为私人事、家庭事而虑,她们的情感思绪始终起伏在真实的世界里。尽管这生活远非完满如意,这情感也未必通往博大崇高,但她们倾注了一腔热情。

立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女性形象不再追求千百年传统文化孕育的“标准化”的女性特征,不再是仅仅以男人为中心,生活在男性的投影中。她们自我记录、自我抒发,在文字表现上更加随意,率性而为的色彩颇浓。由此带来的是女性精神世界书写的立体和丰富。

女人阅读有一种私密化的倾向,或者与自身的某种气质联系更紧,一般作家或者出版人都认为,阅读,能让女人气质美丽,爱读书的女人,敦厚纯真、温婉雅致、娴静端庄,散发出女性特有的质朴与含蓄。实际上,十几年女性出版物已繁衍成规模,总体上在私密性和内在温馨性的基础上,也向其他领域拓展。

在前些时候举行的北京市阅读调查以及海峡两岸妇女交流研讨会上,女性出版现象得到总结和披露:女性阅读和女性图书庞杂而多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女性理论著作、女性情感图书、女性生活图书、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理论著作主要集中在妇女运动、妇女问题的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侧重对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对性别问题等妇女理论的研究、探索。在中国内地,前者的主要出版物主要集中在全国妇联直属的中国妇女出版社。此外,性别问题、女性问题的学术和文化研究,则散见在各社科类出版社。“女性情感图书主要是以女性普遍存在的情感诉求作为对象,以虚构或现实的方式描写情感故事或真实经历。”风靡西方世界的“禾林”小说和我国的“布老虎”丛书属于此类,“港台地区的亦舒、琼瑶等作家赖以成功的就是这种路数。给予女性情感指导的睿智散文也是此中翘楚,早期的罗兰、现在的张小娴便是其中的代表”;女性生活图书涵盖的范围很广,礼仪、家居、服装、职场、励志、修养、家教、育儿、心理等等,都可归入此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意识越来越强,此类书的受众面也越来越大。

女性阅读除了心灵安抚作用,还有一种实用趋向,一般说来难以脱离流行时尚、美容塑身、健康保健、心灵哲学、休闲旅游、家庭亲子、美食养生、励志进修等范畴,其他如古典文学、翻译小说、科幻侦探、漫画卡通、理财消费、语言学习、DIY玩艺、创意生活、装潢设计、计算机应用、童书绘本、诗词小品等也都是女性阅读的范畴。

与男性阅读不同的是,女人读书的主流自古以来都显示出较强的性别特征,那就是女人读书是为了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女人读书是为了更女人。

女性阅读表面上具有很强的个人化和情趣化,但深处还是社会问题和中国的普遍问题。

出版人董秀玉通过多年女性题材书籍的编辑实践,指出某种深层问题:“除了那些时尚类的女性书籍,还有另一类女性图书应得到重视,就是女性研究学者和女性主义方面的书。还有女性口述史和女性主义小说。这类书受众面不如时尚类多,但更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我更多从社会性方面关注女性,比如我曾编辑过打工妹的书,我知道这表面是女性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是社会问题。”

女性阅读可能是解决出版危机的一个契机。在这方面,出版人隋丽君很有体会:

“女性比男性的阅读还深刻。女性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常说,文学阅读是有钱加有闲。踏下心来稳稳当当读书,躺在那读书,是最幸福的事。这样的阅读,很多女性在做。这是女性的优势。”

隋丽君曾精心做了一本《妈妈的心有多高》,作者是一残疾女性,原来预计就5000册,后来卖了15万册。“当我看到妈妈们排队买书,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我带这位作者应邀到一些内地城市做报告,妈妈们排队拥挤,需要警察维持秩序。一些挤不上前的女读者就往我们身上扔钱。”

隋丽君最近的成功经验是出版张洁的《无字》。该书发行8.1万套,共24万册。这在当前出版业困难的情况下绝对是让人眼红的胜利。据调查,该书读者绝大部分是女性。编者分析她们为什么读张洁?因为她们更关注女人的命运包括她们的婚恋。她们爱张洁,爱她的品位和格调。从这个角度讲,这是张洁的胜利,纯文学的胜利,女性写作的胜利。

这引出了一个话题,女性阅读是品位的阅读。据全国阅读报告显示:女性不喜欢格调低下的作品。大多数女性在阅读的时候,对于格调和立意低下的题材表现出很反感,她们更趋向于选择积极向上的题材……这对当前涌动的低俗出版人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但愿他们能明白,精神低下,不管是在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是要输定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