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满意度调查突显高校信誉危机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桂琳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八成公众不满高校学费标准,七成公众质疑高校教学质量。日前,《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在京发布,其中公布的“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评价让人心惊。“公众对于教育品质的质疑和不满仍在增加,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仍在下降。”《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总报告人、

学者杨东平教授评论。

《2006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的执笔人、北京工商大学老师杨?告诉记者,此次与搜狐网联合进行的“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公众对教育的总体评价为“不满意”,其中,低满意度群体比例平均高达63.07%。其中,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学费标准成为矛盾的焦点。70.91%的公众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高校教育质量,认为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水平下降,问题没有改善,同时不能满足公众的质量要求。而高校学费标准令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尤其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满意度低下的情况下,作为投资的高学费就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此外,高校审计信息封闭,学费的支出用度不明更加重了公众的不满倾向。

对“2006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高校则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怀疑。

北京大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不了解调查本身,所以也不知道调查是否公正、客观;这位人士则认为,调查有不同主题,针对不同人群所得到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研究调查本身,不好评论;教育部某直属高校宣传部负责人则认为,不否认大学教学过程中,随着扩招、高校改革、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对高校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部分高校有些浮躁,但高校教学质量真的得不到70%的公众的认可,那就比较担心舆论的引导作用了。他同时表示,科学研究对网络是要保持一点警惕的,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很难保证它是否会有情绪发泄的成分。

对此,杨东平的回答是,网络调查有其长处和局限性,长处是成本低,比较便捷,局限性就是针对的是特定的受众,比如,年轻的白领可能会多一些,尽管如此,网上调查还是表达民意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不管是75%还是70%,可能会因为所做调查取样的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别,但基本趋势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多数人对教育的现状不满意。”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表示,对于数字,任何人都可以质疑,因为调查都是限额调查。但调查的意义在于,“趋势可以引导大家去做一些思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在2006年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杨东平认为,2006年的高等教育身陷争议风波,高等教育问题不断引发社会争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处于发酵状态并开始爆发,所以,“加重了公众对教育品质的怀疑和不满”。杨东平称,过快的非理性的扩招后,学校的管理,教学的质量,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而所谓“教育产业化”政策,就是通过高收费和所谓经营创收的方式来发展高等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内在的品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被忽视了。

程方平提醒大家,要关注“大学乱象”背后评价体系导向的问题。受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观的影响,追求“教育GDP”,即规模、数量、发展速度、入学率等指标和数字,在很长时间内是各级教育的评价标准。同时,他呼吁在大学内部建立透明、公开的财政制度――“教育部的教育经费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同样花纳税人钱的公立高校也有义务向社会公布。”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家政策已经有了重大而微妙的转变。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央对高等教育有一个规定性的任务,叫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卫东告诉记者,教育部提出2007年高等学校的三个关键词是质量、管理和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国家将投入25个亿,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本科教学质量为契机,加强本科教学评估,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杨东平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或者公信力的恢复和提高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行政外力的督促和管制下,也不可能是几项急功近利的优惠政策所能催生,而是建立在高校的内在机制上。“把大学作为一所学校来对待,恢复到大学制度的本意上来,必须实现学术本位的管理。”杨东平这样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